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章(4/4)

缓缓向前推进。

两千多辆战车在彪悍的熊族武士护卫下,如同一座活动的城池,移动速度虽然不快,步伐却异常的坚定沉稳。任何骑兵的突击,碰上他们坚实的外壁,将是以卵击石的局面,而对付敌人的弓箭,车阵内圈有足够多的弓弩手,有远端攻击威力惊人的投石机和弓弩车。为了对付敌人的火攻,所有的战车都披上了生牛皮,车上还备有水桶等灭火器具。

突击编队越冲越快,越冲越猛!

相对于猛虎军团的左翼,游牧联军的右翼由鸠蛮、格立西和蒂奇斯三族联军组成。

逐水草而居,不断迁徙的游牧民族,进攻是他们的本能冲动,天生厌恶挖沟筑垒地防守,就更加缺乏这方面的技术了。

壕沟和堡垒虽然可以抵御敌人和野兽,但更会绑缚住自己的手脚,令他们无法来如风,去如电,象高空中的白云,自由自在地在广袤的草原上游动,而这一点正是草原人的灵魂所在。在汉诺大草原上,除了沃萨族在戈连和戈勃特父子有意识的训练下,开始注重这方面以外,其他民族尚未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另外,与猛虎军团的密集布阵相反,游牧联军的营地仍然遵循他们的老传统,极宽极深,疏散错落,如果要象猛虎军团那样用深沟高垒把自己裹起来,恐怕其动土量将以天文数字计算。

不过,这并不是说游牧民族就没有防御的办法。战争总是有攻就有守,在长年的征战中,游牧战士们总结出一套符合草原战争规律的特殊防守办法,既不束缚自己,便于搬迁,又可以起到阻敌的作用。

首先,他们的防御是一种主动式防御,只要不是完全绝望,他们就将列队迎击来犯之敌。

其次,他们在宿营地利用帐篷结成防御线。营地周边的帐篷都经过特殊的固化和强化,排布也比较密集,中间再套上绊马索。这些帐篷既可以住人,搬迁和拆卸也非常方便。

再次,在帐篷的外缘,他们还挖了很多散点陷坑。这也是对付游牧轻骑的非常狠毒的一招,连丹西都不得不服,这次从敌人手里学会了后,在以后的战役中多次加以应用。

如果象猛虎军团那样挖出一道深沟,不仅工作量极大,一旦搬迁就完全作废,而且威胁也过于明显。草原作战都是轻骑彪驰,来袭之敌看到沟垒,肯定会绕开此处,从别的方向进攻。散点坑不同,不仅工程量也小得多,而且效果也好得多,令人防不胜防。骑队看似前面一马平川,没有危险,冲过去就中了他们的奸计。当然,其缺点在于防御体系不够完整,挡不住对方不惜代价的猛攻。

最后一招,如果实在力量悬殊,蛮族轻骑将三十六计走为上,仗着身轻马快,抛弃辎重,主动逃窜,以保存实力。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草原战士明白,只要有耐心,复仇雪恨总不愁找不到机会。

今天,面对猛虎军团的凶猛进击,游牧联军右翼部队在格立西首领鹰斯的率领下,也施展出自己的机动防御优势,把能使的招数全都使出来了。

当突击编队发起冲锋时,游牧联军右翼的三万前锋部队也已经在本方营地前布好了阵势,迎击自己的对手。

鹰斯布置的是一个“人”字形的阵列,避开对方锐利的正面,着重加强侧翼的打击力度。

当突击编队距离敌阵约一百八十米时,蛮兵万弩齐发。

游牧战士的箭术确实令人叹服,他们排成数列,交替发箭,密集的箭雨几乎没有间歇!

“人”字形的阵列,令箭雨重叠覆盖,更形成威力惊人的交叉火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