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国传统礼教下的“君子”“仁义礼智信”温良敦厚、贤智仁孝、歉恭有礼。而不是象她那个时代那样:“自私、贪婪”甚至“残忍”礼教下的人们或许蒙昧,但大多数人善良淑德、“父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而不是如她那个时代的人婆媳对骂,兄弟不亲…更恐怖的是,没有“礼教”传承“道义”思想,斩断了传统,在那样的时代,任何人在一瞬间都可能变成“恶”人。
现代人向往西方的“绅士”风度,反而看不到自己传统的“君子”之行?
想到这些,杨悦突然打了一个寒颤。有些茫然…
“礼”真的吃人?它吃了什么人?它是如何吃的人?
杨悦完全陷入沉思。突然意识到自己起初的想法很天真很幼稚。
封建礼教的弊病到底在哪?
“皇权”不及“民主”?
没有自由?
没有平等?
…
显然这个时代尽管有太多的合理,但也有太多的不合理。然而如何才能说服众人?
杨悦想了片刻,突然想到“爱情自由”五四时代的精英们,大多都饱受了父母之命而没有自由爱情婚姻的痛苦,所以才会对束缚个人自由的“封建礼教”更加深恶痛绝吧!
想到此,杨悦试探着说道:“嗯。我并不反而‘礼’,但是也不能说明现行的‘礼’便全部正确。比如‘父为子纲’,虽然障显了孝道。但是‘子’却没有自由。假如子喜欢一个女子,而父母却为他选择另一个自己不爱的女子结婚,子是应该服从‘礼’教,放弃爱情,与父母所选择的人结婚,一生痛苦。还是服从自己的本心,坚持与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
“当然应该与自己喜爱的人在一起。”杨豫之毫不犹豫地说道。
杨悦微微一乐,果然杨豫之对此再支持不过。有几个人也微微点头,觉得“礼”教在这方面的确牺牲了“子”束缚了“子”的“自由”
“当然要服从‘父母’的选择。”裴炎摇头说道“如那阿阮娘子,如果她合乎‘礼’教所为,也不至于伦落为妾,遇人不殊,最后落到此等下场…”
杨悦一怔,没想到阿阮娘子的例子反而成了正面教材,不由又好气又好笑:“爱有何错?错在她的爱没有‘律’的保护。如果‘律’令保护真心相爱的婚姻,那阿阮娘子便不会伦为妾室。也不会被无情的转送他人。当然,她也不会明白自己的爱情原来不过是一场空…”
“要我说,即服从礼教听从父母之命结婚,又能与自己的心爱的女子生活在一起,才是最完美的事儿…”富嘉谟此话一出,更多的人在点头,却让杨悦目瞪口呆。
“听从父母之命,你娶了一个女子为妻,将至你心爱的女子于何地?”杨悦没好气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