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四章浮chushui面(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二十四章 浮chu水面

元符三年四月,在曾布和韩忠彦的默许下,御史台的新任言官开始把矛tou指向了纷纷上书弹劾尚书右承蔡卞。其中以殿中侍御史龚央的奏疏最为措辞严厉,其文曰:“昔日丁谓当国,号为恣睢,然不过陷一寇准而已。及至章惇,而故老、元辅、侍从、台省之臣,凡天下之所谓贤者,一日之间,布满岭海,自有宋以来,未之闻也。蔡卞事上不忠,怀jianshen阻,凡惇所为,皆卞发之。望采之至公,昭示谴黜。”

在这zhong带动下,御史台的其他言官也纷纷上书附和,雪片一般的弹劾在福宁殿案tou堆起了老高。高俅本就对蔡卞没有什么好gan,而且又shenshen忌惮蔡卞的哥哥——那个后世赫赫有名的权相蔡京,所以不免在后tou撺掇了两句。然而,就在赵佶准备遵从众意罢免蔡卞,顺便一并chu1置蔡京时,向太后却突然驾临了福宁殿。

“听说朝中御史纷纷弹劾蔡氏兄弟党附章惇,不知官家准备如何chu1置?”一番照例的闲话过后,向太后便神情一肃,沉声问dao。

由于先前向太后并没有过多的干预国事,因此高俅对她的突然到来并没有多大准备。然而此时听这一问,他顿gan心中一突,原来便徘徊脑际久久不去的那gu不安顿时更qiang烈了。难dao,这蔡氏兄弟竟能够神通广大到走通了太后的门路?

“母后,坊间向有民谣‘大惇小惇,入地无门。大蔡小蔡,还他命债’。章惇蔡卞等人yin为表里,在朝只知陷害刚直,于国于民并没有什么惠利,此等小人,若是长留朝中,必定使得人人自危!”赵佶这些天看了那么多指斥蔡卞兄弟的折子,自然而然地引用起其中的陈述来。“yu除章惇。便自当ba除其羽翼,否则朝局难以稳便。”

向太后却不以为然地摇了摇tou“官家,御史台向来是蜂拥而上,其言未必可听。要知dao,先帝当年黜落元佑老臣时,他们还不是chu言附和么?蔡氏兄弟都是有才之辈,招人忌恨也是有的。但决不至于如此罪恶昭彰。依我看来,蔡元长留在汴京修国史还是称职的,不用都打发chu去,把蔡元度一人外放平息舆论也就够了。”

“这…”赵佶不由犹豫了,他尽guan对章惇恨之入骨,但对于事事都躲在后tou的蔡氏兄弟并无太大恶gan,只不过是顺从百官心意罢了。如今听向太后这么一说,他不由想起了几分往事,脸se渐渐缓和了下来。

向太后见赵佶沉默不语,又把目光转向了高俅。思忖片刻便说chu了实话。“外tou的事情我并不想过多cha手。只是有一件事我不得不对官家分说明白。先前我召宰辅于福宁殿议事,蔡卞并未chu言襄助章惇,所以立嗣之事才能够顺利地进行。除此之外。尚有蔡氏中人将不少隐情一一奏报了我,我才能掌握朝局动向,否则,恐怕…”她长叹一声,隐去了后面的关节“别的话我也不多说了,高卿家,你是聪明人,你就劝劝官家好好想想吧!”

直到向太后一行离开,高俅也没缓过神来。联想到端王府莫名其妙chu现地数次通风报信。再想到在诸多大事上向太后的杀伐决断,他若是再猜不chu那点隐情就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傻瓜了。蔡京,一定是蔡京!若不是蔡京在背后cao2纵指点,向太后如今又怎么会亲自chu面为蔡氏兄弟说话?

“伯章,你怎么看?”赵佶许久才低声问dao,不待高俅找到说辞,他便自顾自地摇tou叹dao“蔡氏兄弟在民间风评不好,这一点朕也知dao。不过。朕当年还是亲王的时候,他们对朕好歹是礼敬有加,这一点和章惇的狂妄大不相同。朕那时退朝,蔡元长长子蔡攸只要路遇便必定下ma行礼,从来不曾怠慢…唉!”

高俅越听越觉得心惊胆战,背后甚至有一gu凉飕飕的gan觉。蔡氏兄弟居然在时局尚未水落石chu的时候就进行政治投机,要知dao,那时候他们可还是章惇一党地中jian,这是何等算计,何等决断!

怪不得史书记载,蔡京能在和章惇过从极密的情况下,没几年就登上了相位,而后执掌大宋朝政数十年荣chong不衰,原来竟是从此chu1埋下的伏笔!可此时此刻,他还能说什么?jian持贬斥蔡氏兄弟便必定得罪向太后,况且,在赵佶对蔡氏还抱有一点好gan的情况下,恐怕再jian持便会产生相反的效果。看来恶人还得由别人来zuo,韩忠彦和曾布不是shen恨蔡氏兄弟么,那就由他们打tou好了。

“圣上,罢斥大臣乃是国家大事,不如再看看朝中大臣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