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四章浮chushui面(2/2)

置蔡氏兄弟的事情上,曾布和韩忠彦的意旦绝对一致,在得知赵佶的态度有些松动之后,曾布苦苦劝谏赵佶,韩忠彦甚至一意求见向太后痛陈利害。然而,一向对韩忠彦的话言听计从的向太后却仿佛铁了心一般,决计不肯贬斥蔡京。最后,在五月末,蔡卞终因遭弹劾过多,被罢去了尚书右承之职,知江宁府,随即又罢去实职令其提举,太平州居住,其党羽也被一个个遭到贬谪,惟有蔡京仍旧岿然不动。

“自先帝哲宗以来,曾经下诏天下求直言,因此收得各地官员数千份。章惇为相期间,却将先帝这一求言举措当作了排除异己的工!”蔡攸越说越气愤,颇有拍案而起地势“他先是奏请先帝设编类局,而后又命党羽从中选取那些敢于直言时弊的奏疏,以妄言诽谤的罪名加以编类,而那些响应诏书言的官员大多都被问罪。当今圣上现如今又下诏令人指朝政阙失,若是仍像以往那样编类再加以问罪,那么,各地官员必定人人心怀疑惧,敢上书直言的人必定越来越少。”

蔡攸闻言立刻微微欠,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大人直呼学生名讳即可,不必如此客气!昔日大人在王府为官时,学生便多次听说大人的文名卓著,只可惜无缘拜见。今日得以当面领教大人风范,实在是三生有幸。”

“唔,也好。”

然而,只是一打照面,俅便从对方闪烁的目光中看到了一丝狡黠,心中不由提起了警惕。北宋末期了好几个姓蔡地臣,蔡确蔡卞蔡京蔡攸,这个蔡攸虽然在四人之中辈分最低年岁最小,但只看他懂得在赵佶未发迹前大加结的心计便可以看,此的心思沉不逊于乃父。

“蔡公,不知今日前来有何要事?”俅面上极其客气,笑容可掬地问

“什么事?”俅立刻来了兴趣,要知这个时节蔡京正在待罪,而自己却是朝堂新贵,正得皇帝信的时候。如果蔡氏父会选在这个时候给自己下药,那就真是瞎睛了。

“蔡公太谦逊了,你乃是蔡学士,自然应当继承了学士衣钵,我这微末之名又算得上什么?”

如何说再作决断!”

送走蔡攸,俅的脸却渐渐沉了下来。尽对方只字不提乃父之事,但是,他决不会认为这件事是不用付任何代价的。仅仅凭蔡攸的巧如簧和先前给赵佶留下的好印象,自己便很难力阻他得用之路,既然如此,在尚未建立实后援的基础上,就不得不退让,甚至得奉送几句好话。不过,想必曾布和韩忠彦那里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这一大堆的阿谀之词迎面上来,就是俅脸再厚也有吃不消。他在书法上有那么一小名气确实没错,可要说是文名卓著就太过分了,换作旁人来这么一句,他肯定要认为对方是存心讽刺。再说了,蔡攸看年纪只比自己小几岁,却在那里一一个学生的,岂不是把自己拉成了蔡京的同辈?尽蔡攸是有意讨好,此时此刻,他还是情不自禁地动了一下嘴角。

蔡攸一听俅称呼自己表字,心中着实大喜,立刻起一揖:“大人若是肯上书废编类局,学生必尽力使其他官员为后援!”

蔡攸又客谦逊了几句,这才转了正题。“不瞒大人说,学生今日前来,是有一件大事恭请大人面。”

俅也听说过这个编类局的厉害,但是还未考虑得这么严重。联想到先前韩忠彦上的那,他顿时恍然大悟。倘若不废除编类局,那么所谓的求直言就是一句空话。蔡攸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他已经很明白,对方是送了一个天大的名声给自己。要知天下士人无不恨编类局,若是自己能够奏请赵佶将其废除,那么,自己无疑将赢得那些正人君地信任。

“居安贤弟的话确实一针见血,我大宋自立国以来,从未有过编写臣奏疏的惯例,为的就是鼓励臣朝政缺失,弹劾同僚。而且即便公布于天下也往往隐去上书者姓名,使得上书言事者不易招人怨恨。章惇却设编类局,其心可诛!你放心,我必在数日之内上奏圣上,废除编类局!”

这一日,本就是门若市地府再次多了一位不速之客,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蔡京长——裁造院监守蔡攸。时年二十三岁地蔡攸长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完完全全一副官宦弟的仪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