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一章:今夕何年(4/7)

假如没有驻京办,我就真的成了无家可归的孩子啊。”

关键脸一红,忙说:“此时多伦多正是春暖花开的好时节,你怎么不去呢?如今过年,很多有钱人都往欧美跑,次一点的也去海南去深圳呢。不过,在驻京办过年也好,我们一起热热闹闹过个年吧。”

一上车,最高兴的莫过于素素了,她欢快得如同叽叽喳喳的小鸟,一路上说个不停,她缠着关键说想马上去看天安门。关键好说歹说才做好她的思想工作,让她安静了下来。关键说:“今天休息一天,爸爸要把工作安排妥当,大家一起热热闹闹过完年,明天大年初一,一早就去天安门,看故宫、逛王府井。后天,我们爬长城吧。”

苏可可笑着说:“楚老师,我们老板真是个模范丈夫啊,你们一来,他就要陪你们去天安门、故宫、长城,要是其他人一般不会像他这样,都是安排家里人自己去。你不知道,市里领导或他们的家属到驻京办,都想去那些地方,我们作为工作人员不陪能行吗?谁也得罪不起。这样一来,一年不知去过多少次长城、故宫了。你想,再好的地方天天去,不也看烦看厌了吗?”

关键说:“苏科长话里有话,不想去就算了,也用不着拐弯抹角吧?”

苏可可说:“怎么不去?当然要去啰,楚姐头一回来北京,我能不陪吗?”

紫禁城

如果把北京比喻成一本厚重恢弘的书卷,天安门当之无愧就是最精彩的封面——全世界都熟悉的封面,中国的封面——古老与智慧的象征。新年的天安门广场,早已披上了节日的盛装,用千万盆鲜花堆摆成的大字——“祖国万岁!”“人民万岁!”“祝全国人民新春愉快!”等等,在晨曦中特别美丽和耀眼。

关键挽着楚岚的胳膊,苏可可拉着素素的小手,慢步在晨光初露的天安门广场,心情格外舒畅惬意。

素素远远地望着天安门城楼,早已兴奋得欢腾雀跃起来。她拉着关键的衣角问:“啊,这就是天安门,我在电视上见过,天安门。”

关键说:“嗯,1949年10月1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这里——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那以后,天安门的形象被移植到我们的国徽上,迄今已整整半个世纪了。”

素素似懂非懂地点头。

关键指着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长安街说:“这就是素有‘神州第一街’之称的长安街。语文课本里《十里长街送总理》所指就是这条街,当时成千上万的人自发上街悼念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随着灵车沿着长安街缓缓前行,人们徒步走到八宝山。”

长安街的历史和北京城一样悠长,它的古朴与幽雅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那时候,红墙环绕的中南海与灰墙围绕的四合院在绿树林荫下静静肃立,未曾漫砖的便道上芳草茵茵,雨后散发着清香的泥土气息,古都的醇和与大自然的安详浑然天成地融为一体,到处凸现亘古幽远的历史韵味。关键每每走在这条街上,不由不想起永远的周总理,内心难免划过一阵隐隐的疼痛。

“作为世界上气势最磅礴的皇城正门,华表、石狮和金水桥都是天安门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天安门内外两对汉白玉华表以雕刻精美、庄严凝重著称,成为众多保存的古建华表中的极品。门内的一对华表顶端承露盘上的‘吼’面北而啸,其名‘望君出’,门外一对华表上的‘吼’面南而视,名曰‘望君归’,其寓言是提醒皇帝要为民为国尽心办事。然而,泱泱历史长河中,又有几个皇帝心里装的是老百姓呢?”

苏可可见关键引经据典,不由不佩服起来,于是笑道:“我来驻京办差不多三年了,到这里也不知多少回,现在终于明白以往都是走马观花啊。想不到关主任还是历史学家呀。”

关键谦虚说:“其实我也是从书上看的,20世纪上半叶,林语堂、梁实秋、郁达夫、老舍、周作人等大作家们都曾经描述过北京的风土人情,对北京厚重的历史作了独特的解读。”

一行人有说有笑随狼潮般的人流,缓慢地步入故宫。

故宫旧称紫禁城,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是明清两朝皇宫,先后居住过二十四个执政皇帝。关键每参观一次故宫,都感觉是在参加皇帝们的集体追悼会——毕竟,是紫禁城送走了中国漫长封建时期的最后一个皇帝。1924年10月24日,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将军驱逐出深宫的一刹那,已经向世人宣告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从此寿终正寝了。如今,平民百姓只要买一张门票,就可以浏览脱下龙袍的紫禁城,毫无顾忌直闯昔日帝王的寝宫。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