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论模仿与抄袭(2/2)

正如我和你是不同的个,我们肯定拥有不同的大脑,但没有人能不允许我们的小拇指长得一模一样。

第三模仿对应的是“原创”的问题,今天我们主要是在知识产权的意义上调原创。五四那一代的学者常常在文章开抱歉说自己不过是转述他人意见,但今天的学者却非常害怕别人说自己抄袭。所以当我们听说一个人宣称自己完全是原创的时候,我们要考察的是他是否真的没有主观故意的抄袭行为,而不是他是否真的到了无所傍依的独创,后者我们知那不过是一想当然而已。重复一下,与原创相关的模仿问题是一个知识产权问题,与独创相关的模仿问题才是一个文艺理论问题——如果大家接受这样使用独创和原创两个词的话。

问题经常是发生在第二模仿和第三模仿之间。很多大作家都乐于承认他们是受了他人(既可以是古人,也可以是今人)的影响,他们甚至脆使用“抄袭”这个词,只要一是他们的独创已经显得不可置疑;二是“受影响”被理解为一个比单纯的“依样画葫芦”远为复杂、玄妙的过程。《围城》里曹元朗有一段话很有意思,曹先生奉劝方鸿渐“你该念念艾略特的诗,你就知现代西洋诗人的东西,也是句句有来历的,可是我们并不说他们抄袭”事实上我们如果有机会读到艾略特的《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则会看得更清楚。总而言之,独创与影响的矛盾关系是文艺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既然是矛盾,就不能取其一端,主张没有独创的影响,和主张没有影响的独创一样,都不会真正地解决问题。

第一是柏拉图所说的艺术对现实的摹仿;

曾有一位作家说在他们那一批天才作家之后世界上便再也不会有小说现,因为好的题材都写完了,然而他错了,我们的小说现在仍然在涌而,原因就是:细节情节上的相似并非抄袭。

第三是抄袭,即主观故意地窃取他人成果,改换面为我所用。

第二是艺术品(也包括学术成果之类)之间不可避免的相似、相关、同源等等,有时我们就说“影响”;

况且,这个世界还有一技术叫整容呢。 M.GugExS.cOM

所谓模仿,我以为大抵分为三

我认为,对相同情节的借鉴,如果它所联系的主剧情与原借鉴小说不同,或者能够使它派生新的意义,那它就显然不是抄袭那么简单,电影镜的构思也是如此。

好吧,如果你把上面这些文字都看完,想必已经了解了我的主要意思,我们打一个最简单的比方:某书要写三百万字,其中有一个旁系的旁系的枝叶剧情大约三千字与某书十分相似,但这两本书的主要剧情全不搭调,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也完全不同。那么我绝不认为两书之间有抄袭关系——即便其中一书的确是参照了另外一书的某个细节剧情。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