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柔术(6/10)

我对人类的身体,有了另一种特别的感悟,却是很难用言语形容清楚的。

电话响了,是宾馆方面打过来的,问需不需要柔术服务。可以到房间来,在床上表演。一个钟收费六十八元。小费一百元。

“是纯正的柔术,并不掺杂别的什么。”对方生怕客人有顾虑,再三强调。

“不需要了。”江采宁竟有些筋疲力尽的感觉,是一种不比寻常的疲惫,像是人被抽空了。与女朋友交往三年,却还没有过云雨的经历。但今天的这种感觉,是否便等同于做爱后的反应呢?这是江采宁的生物性直觉。

他便愈发亢奋,睡不着觉,走到窗前,看到天空中浮着一轮烟月,并无新旧,家家已是分影婵娟。无尽的思量,皆在此时此地。却见歌舞樽前,繁华镜里,风吹柳花,脂香粉腻满东流,人间万姓,正痴痴地仰头看去。他不禁击节叫出一个“好”字来。但就在这字音未落之际,他又周身忽然一震,仿佛在寒月之下看到了一片白骨,揉揉眼才不见了。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活跃着三百六十万柔术艺人,百分之九十是少女,年龄从十二岁到十八岁。再大了,便不太好了。但也有一些,坚持干到二十五岁以后的,甚至,也有三十多岁的,那是特例,多是名角。

在民间,作为父母,看到这是一个欣欣向荣的行业,也自小便把孩子送去进行专业培训。各种柔术学校也兴旺发达起来了。

与柔术相关的产业,包括教育、旅游、交通、餐饮、房地产、服饰、器具、纪念品、表演、出版、音像、影视、广告、外经贸等,都得到了大的发展。

由于柔术的因素,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据说,至少有一个百分点。

这看上去很是不可思议,却是多少年来,柔迷们一直期盼着的一天。这也正是太平盛世所能呈现的良辰美景吧。

江采宁通过研究了解到,柔术起源于两千多年以前,从那时起就已经开始了商业性的运作。柔术作为表演项目,杂技、马戏逐渐成为其载体。

脱离了杂技、马戏的单独柔术表演,历史上有不少范例,也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伦理道德的障碍,使柔术没有得到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未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近现代没能够搭乘上影视媒体这一传播工具的快车。

但任何一种事物,只要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就有可能成为一项蓬勃发展的产业,足球、拳击和娱乐产业都是成功的案例。那么柔术是否会成为新的产业呢?只需考虑一下,中国的十三亿人当中起码会有六亿五千万在主观上都愿意接受柔美。这就是柔术成为产业的根本。

之所以长期以来柔迷认为自己只是茫茫人海中的稀有品种,据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绝大多数国民根本没有详细接触柔术的机会,只是在电视及媒体上有过偶尔的粗糙接触,这不可能形成一种具体的概念;二是人性中“羞怯”这一环节对于柔术的欣赏与感悟造成了无形的阻力。绝大多数人不愿意向他人表露与交流,特别是在公众场合,就是因为柔术含有“性”这层挥之不去的底蕴。

但这一切都成为了过去。如今,柔术艺术已经光明正大地走进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无穷无尽的柔术资源正在得到深入的开掘。当然,不仅仅是在中国了,在整个东亚,柔术都十分盛行。

目前的障碍在于西方。西方人把柔术列入了“黑名单”属于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运动。比如柔术演员为了保持体形必须节食,在训练中可能出现伤病,不能像一般小孩那样去享受生活等等,这些都经常被西方的医学界和舆论界所指责。

但这样的指责,又仅仅是很表面化的东西。往深了看,便会看到被称作新一轮“妖魔化中国”的狼潮的出现,其中,包藏着颠覆中国的险恶用心。

不出所料,今年,美国牵头在联合国人权大会上首次提出了柔术的提案,与西藏、台湾等问题并列。西方反华势力还积极在中国国内培养他们的代言人,支持各种反柔术组织的发展。这一层,却是小柔和雨洁那天没有提到的。

这是因为处于没落过程中的西方感觉到了最重大的威胁吧。比起经济的崛起来,比起意识形态的不同来,这种阴柔至极的力量,并能随势而屈折应变的可能性,本能就存在于政治的超级结构中吧,而这才是过去四百年依靠工业文明起家的、带有明显雄性特征的西方文明所真正惧怕的。

因此,不能不说,文明是有性别之分的,在竞争中充满本能的嫉妒和生克。这却不是亨廷顿文明冲突理论中的宗教说和种族说能够诠释的。

在全球化时代,柔术的研究,因而有着重大的政治、社会和外交意义,不仅仅是“去西方中心”的问题,还涉及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乃至于对于生命和宇宙本质的理解。但这样的重要性,在江采宁最初选择柔术做研究课题时,却是一叶障目,没有看见的。

导师是否正是认识到了这个,才决定让江采宁研究柔术的呢?而柔术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成为北大的一门选修课,这是江采宁的预感。

不过,江采宁此刻也仍然是心不在焉的。那些天下大事,始终烟蒂一样与他无关着。他心中只有紫衣,以及她那随着滑润盈掌的小Rx房一起缓缓游动并若隐若现的月色肉体,把千古的幽思都照亮了。

【十二、萧飒尽得风烟情】

柔术在二十五年前,还处于边缘而不被关注的位置,但一夜间却大发展了,进而成为了一种主流的大众时尚。

可以说,现今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全民为柔而狂的崭新时代。

但究竟为什么会这样的呢?这是硕士研究生论文中回避不开的问题。

在校园里,江采宁也曾与一位外系的博士作过探讨。博士是学理科的,因此,谈话的内容也别有意趣。

“因为引人注目的首先是肉身,所以不能不考虑与人的机体有关的生物学因素吧。”

“具体怎么说呢?”

“由于尚不清楚的环境变迁,所造成的化学或物理因素的改变,进而刺激大脑皮层,在中国人中间产生了一种新的嗜好倾向。”

对此,江采宁闻所未闻。

博士又说:“发生在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生物大爆发,虽然说起来是更为宏观尺度上的自然界空前巨大变迁,但从突然性和神秘性上说,与今天发生在人类社会中的柔术现象一比,却让人嗅到了相同的气味。进一步说,是生物体中本身便积聚着这样的倾向啊。最为微妙的一星星变化的火种,也就把它点燃和放大了。常常想到,莫不是作为人猿的遗留本性吧?五百万年之前,为了在树丛上攀援,身体的灵活性便得到了最充分的拓展。而后来下到地面生活后,雌性猿类仍然更多地从事与树木有关的采挹。因此,只有具备超常折叠性的身体,才更加有性的吸引力吧,从而增加后代繁衍的机会。而这在崇尚素食主义的东方,则更是保留了其精华。研究表明,亚洲人比起欧洲人和非洲人来,更具柔韧性。”

“那么,是返朴归真了。”

“的确,是集体地返回到了原始社会的时代了。这样一来,中国人就走在了整个人类的前面。这个旅程,还在继续。”

“真是有些使人充满难以抑制的憧憬啊。”

“吸引人的是,柔术却不会产生爱情或者色情那样低俗的欲望。它带来的是距离和超越的美感,使人生游离于爱慕、性欲和艺术之间。从生存竞争的意义上讲,完全纵情于交配,本来就是危险的,在意乱情迷时,可能丧失掉应付外来攻击的警惕。柔术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一边,雌性在认真地用身体表现她生命的真谛,而在另一边,雄性既是参与者,同时也是作为观察者而存在着的,可以在一侧警觉地随时迎击来自不同方向的挑战,比在床上两人滚成一团,要安全得多。”

“所以说,在许多柔迷看来,柔术是带着最本真的夜行小兽一般的美感,是具有嗅觉和触觉的综合性的、梦一般的想像啊。”江采宁感喟。

“总之,可以定义为一种新型的两性关系,传达出东方式的或者中国式的美学价值吧。中国,再次转入一个精神座标的国度了,也是一个内向审美的国度,或可称作钟情于屈折变化的文化大国吧。这多么的让人激动啊。这便是变革的前夜,永远摆脱了资本的压迫。”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