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我一向尊重自由选择。你不去的话,你的替补会去。”
“我的——谁?”
“怀娥明同志。据我所知,除了你和几个地球人以外,她是惟一经过培训准备搭乘那班飞船的人。”
所以我只好去。但我必须先找迈克谈谈。
他很耐心地讲:“曼,我的第一个朋友,你根本不用担心。你乘坐的是2076年系列驳船,你会安全到达孟买的。为了保险起见——为了让你放心——我特意选中了那艘驳船,因为它会从驻留轨道①中脱离出来,等印度正对着我以后再着陆…我已经加了一个超驰装置,这样一来,如果我对他们操纵你们的方式不满意的话,我能把你们从地球控制中脱离出来。相信我,曼,一切都安排妥当了。消息走漏之后为什么还要向地球发送粮食,就是为了这个计划呀,这是计划的一部分。”
【①驻留轨道:指宇宙飞船的临时绕地轨道。】
“你该早点告诉我。”
“我不想让你担心。教授却必须知道,所以我一直与他保持着联系。你之所以去,完全是为了照顾教授,也是他的后备——如果他死了,你就要接替他的工作。他的生死是我不能提供保证的一个因素。”
我叹了口气,说:“行。可是迈克,你能能保证这种远程操控会让驳船成功软着陆吗?光是这么高的速度就是个极大的障碍。”
“曼,你以为我不懂弹道学吗?就轨道的位置而言,从提问到回答到接到命令,这个过程四秒内即可完成…相信我,我一微秒都不会浪费。在四秒钟内,你在驻留轨道最快只能行驶三十二公里,接着逐步减到零速度,然后才着陆。我的反应时间比飞行员手动着陆的时间更短,因为我不会浪费时间来掌握情况、研究怎么正确行动。所以,我最多只需要四秒钟。我的实际反应时问其实还要短些,因为我在不断预测,一旦预见到就马上运行——事实上,我的行动会一直比轨道上的你领先四秒钟,完全可以即时回应。”
“那个钢罐子甚至连个高度测量器都没有!”
“它现在有了。请相信我:我考虑得非常周密,我附加了这个设备就是为了保护你。浦那的地面控制过去的五千次负载中没有一次失误。对于一台计算机来说,浦那那台机器相当出色。”
“好的。唔,迈克,那些该死的粮食船降落时摔得重不重?多大重力?”
“不大。入轨时十个重力,然后降到稳定、轻巧的四个重力…在溅落前又回到五个或六个重力。溅落很温和,相当于从五十米高度落下。你刚进入下降曲线时,少于三个重力,不会有突然的振动。然后拉平,再次溅落,轻轻地,只有一个重力,浮在水上。曼,那些粮食驳船的外壳为了节省都造得尽可能轻,所以我们决不会左右晃动它们,不然的话它们的接缝会开裂的。”
“真是太体贴了。迈克,你承受五到六个重力的话会怎样?你的接缝会裂开吗?”
“他们把我运到这儿时,我推测我经受了大约六个重力。以我现在的情形,六个重力会切断我很多重要链接。不过,现在我对极快的瞬时高速运动更感兴趣,就是震波。等地球开始轰炸我们时,我会体验到的。目前数据还不充足,无法准确预测…估计我会丧失部分附属功能。这将对我们的战术态势造成重大影响。”
“迈克,你真认为他们会轰炸我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