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作者晓得如何处理这类问题。即使你想叛逆一下,不使用常规的方法,你也得先给出规则。读者们同样会觉得安心的。
世代飞船。如果你不想使用超空间,觉得它太不科学,或者只是不喜欢经常有人在你的行星上来来去去,那你也可以改用以亚光速飞行的宇宙飞船,让星际航行该花多久就花多久。
我不讨论亚光速飞行的科学细节(主要是因为我自己也不懂),只指出它的主要问题是花费的时间太长。而且你还得带着所有的燃料。所幸的是,大部分时间你可以滑翔,因为太空中没有什么摩擦力,你只要达到了一定的速度,就可以沿着直线以这个速度一直飞行下去,直到有东西使你转弯或减速为止。因此一路上你几乎不需要燃料。
但问题是你的燃料还得推动它本身的重量。你不能运载过多的燃料。存在一个临界点,你无法携带超过临界重量的燃料,或者至少无法制造足够坚固的飞船来携带。另外,由于抵达目的地后还有个和起飞相反的减速过程,所以你还得留一半燃料用来降落。这还不算改变航向进入行星轨道所用的燃料。也就是说你的燃料至少得能推动它两倍的重量。更糟的是,如果你的目的地没有燃料可以补充,那么你要么再也回不了原来的星球,要么就得带上四倍的燃料。
因此,你不能浪费燃料来让一艘巨舰脱离地球那么大引力的行星。这样的飞船应该在太空中建造,从离太阳尽可能远的地方起飞。而抵达目的地时,应该保持母舰在轨道上运行,宇航员乘坐小型登陆舱、火箭或是航天飞机登陆。
用我刚才说的方法,你的飞船大约可以达到光速的十分之一,相当于每小时六千七百万英里。但以这个速度,飞到三十光年外的星系就需要三百年。这还没算上加速的时间!所以这种飞船被称作“世代飞船”飞船中有完整的模拟自然的环境,培植植物以循环空气、提供食物,人们就在其中生、老、病、死,尸体被处理后,也成为飞船上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已经有很多小说探讨过这个主题,特别是飞船上的人已经忘记了原来的使命,甚至忘记了这是一艘飞船这样的故事。但这种想法仍很有生命力。
这里的问题是(除了几乎不可能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之外),到达新星球的人们对自己的故乡没有直接记忆。他们几代以来都是在一艘飞船上度过——那么为什么还要离开飞船,到一个行星的表面去呢?在飞船中长期生活这个主题很容易喧宾夺主。如果你的小说旨在于此,比如丽贝卡·布朗·奥尔(RebeccaBrownOre)极富才气的首部小说《弹射武器与外星球的水》,那很好。但如果你想写些别的,世代飞船的这个问题就很难绕过。
冷冻技术。另一个备选方案是让船员们在漫长的旅途中,用冷冻或是其他方式停止自己的生理机能,抵达终点时,飞船或留守的船员将其他人唤醒。这样做的好处是不需要在长时间内为很多人准备生活空间和给养,而在两星球间的频繁航行仍不切实际或无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