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楼居(3/4)

母亲住两年,再出来读书也不迟。

决定要在八月动身了。母亲似乎对于这事感到欢喜。

我在心上计算我的钱。路费倒象不难。有三百块钱,无论如何可以到乡下了。这钱的来源自然是应当由我手写出来。

照如今行市,我得写十万字,一家人就可以还乡。我自己也忘了这十万字究竟要写多久,写出来又如何能成为三百块钱的种种难处,暂时把还乡引为一种可以把一家人救活的唯一希望了。

我们于是乎来说一些这个时候乡下的情形。我离开故乡已十一年,母亲同妹则有四年,只我那有残疾的哥哥才从乡下出来不到三个月。哥哥虽病,听到回去,也起来参预这谈话了。他把本地方使老年人听来倾心的各样情形谈着,没有遗落一处。象做梦,我就告他们,或者在上海这地方,将来可以望每月有一百块钱寄到乡下去,给我们舒舒服服过一些好日子。说这话的我,也似乎把许多目下情形忘去了。

到早饭时节了,大家皆象怕吃饭。

人是仍然坐到桌边了,娘姨把饭拿来了,望望碗中的菜,都摇头。

“吃一点不行么?”

“好好,试来一点。”

“菜是只有这些菜,想不出什么。”

“太热了。”

“放冷了吃一点,不然娘姨看到这样子,收碗去时又得烂脸,说做神仙。”

“我们真是神仙,这饭不吃也行。”

…把使人哭笑不得的话说下去。

说着,各人勉强各吃了白饭一碗,尽义务那么吞到肚中,口渴了,就喝茶。喝了茶回头又准备流汗,从不因为怕流汗就不吃。

在吃饭前后是容易有机会谈到乡下吃饭情形的。好象那里都很好,就是这样热天,也各能吃三碗饭。到乡下去是至少有三十天路程的,所以说到在小船上生活,也仿佛一上船就能吃饭。

然而在上海,近来吃饭真是令人摇头的事,若不为那娘姨设想,谁也不愿意吃饭了。

饭吃过后我又坐到桌边。这时能够睡也应当睡,我可是不敢躺下,仍然危坐在桌边,看我上半天的成绩。看看自己写下的蹩脚到极点,我却不能象往年那么慷慨了。往年写好的文章无人要,我就把它扯碎,有时还用口嚼,把纸头嚼烂,工作的意义也完了。到近来,我脾气已完全不同,任如何蹩脚的文章我从不丢失,一处退回的我常常又送到另一个地方去。这时看到自己的一篇只写满一张稿纸的小说,想起自己的许多可笑处,竟不能够笑。

看到自己的文章,想到一些没有请过他们吃点心那类人对我的态度,我是完全没有愤慨了。我自己就应当时时刻刻嘲笑自己才对。我的文章越写越坏是不能辩解的事实。无意义的空谈,无聊的悲愤,琐碎到为他人看不懂的格调,无一篇不是如此,这是我自己看到我的名字在杂志上时所有的感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