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我们放弃了思考的权利(2/2)

所以,我们很有回顾历史,加对日“仇视”的必要

只是,陆川所说的“他要展现的是中国人的抵抗神”这一类的话似乎只是起到了加了“仇恨”的作用,此外很难有什么大作用。

悲剧的发生我想正是人们的健忘造成的。

我想大分人看这电影时,想到的并非什么抗争,也不会受到太大的斗志昂扬的激励,只要心灵还没有麻木掉的人看了肯定会觉得沉重。

这么说,可能显得我太抬自己,贬低他人,我并无此意。

我只是想说:“看待过去的那段历史,换个角度并非不可以,我们可以渲染我们视死如归同仇敌忾的英勇,但是我想我们更应该记住的似乎是灾难的沉重。”

悲剧不是第一次发生的血事件,而是多次的血事件的重复。

我不敢想象很多人看了这影片之后从此就发奋图,立志把中国建设成比日本还大的经济大国,也不愿意去想象大分人走电影院后就将看到的一切统统忘掉,次日接着麻木下去。

一段屈辱史,不论你用什么叙述角度来讲述,它的本质不会更改,更改的只是人们一定时间之内的认识(当然,认识有时就决定了事的本质,这一以一很矛盾的姿态现在我们的历史中。),陆川告诉国人它反映的是国人的抵抗神,但是,我要说:“我们看这段历史时需要的正是沉痛的屈辱。”

我这么说并非指我们接的历史都是不可信的,我的本意是说我们这些人很容易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对历史的看法,因为我们太善变,结果我们很轻易就忘记了历史的沉重,取而代之的是陶醉在现实的虚浮假象之中,失去戒心,失去批判力。

由此,我们也很能看国人缺乏反思的神,缺少自省的勇气。

不过,我要说的是,我们是否是支那人并不重要,我们再看电影时也不必照陆川的思维来接受,以为我们是在看一有关国人抗争外侵的片

在影片中,日本兵称呼中国人为“支那人”,对于“支那”这个名词,我一直不清楚其义,去年我表叔问我支那是什么意思,我还无知的说“支那”自瓷(china)的音译,支那是历史的称呼。可是我表叔立刻说:“支那是日本人对我们的蔑称。”

历史的长河很容易湮灭一些宝贵的事,因为岁月的沧桑足以抹杀所有的细节,只留给后人一个可以填充的大致廓。

悲剧是什么?

我们在仇恨的时候,很容易忘掉像对手学习。

所以,影片《南京!南京!》的现就很有必要。

也正由于这个原因,我现在很讨厌大分有关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因为这些影视作品太过于化自己,丑化他人。它们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英雄,一次又一次的嘲了可恨的日本人,但是殊不知,这法正是对历史无休止的变相践踏。

我在网上查了查,发现确实是一带有烈贬义的词语,并且这蔑称不仅仅来自于日本人的蔑视心理,更大程度上来自于国人自己的情认知。譬如你的一个仇人习惯称呼你为某某,由于你的心理的一定程度的扭曲,原本中的称呼就会被你认为带有了烈的鄙视彩,所以中词有可能就成为了贬义词。

最后我画蛇添足的补充一句:我烈鄙视那些低智商的影视作品,它们让中国人一直于浅薄无知的状态中庸俗的自我陶醉着,从而忽略了历史赋予我们的思考特权。

战争中更容易变得健忘吧。

有一句话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因为被人重复太多次而失去了它应有的震慑力,可是我们领悟到这句话的义后还是应该思。

正是这些自以为是在表现中华民族神的影视作品把原本有悲剧彩的一段段屈辱的历史肤浅的转变为一段又一段的儿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