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3/4)

脸上表情一如王将军描述的买

《丧乱帖》时的刚愎自信,他满头青丝,心平气和时额上见不到一根皱纹。只有女词人知道他,他就像这个时节园中藤架上的一只晶莹苦瓜,内蓄的苦汁不是迸射开来,就是把自己淹死。

赵郎说,这些东西都是劫后余生,我不能把它们丢了。

劫后,真正的劫数还没有来呢。女词人笑了笑,我是怕它们没有余生只有余灰。赵郎定住脚望着她,满眼都是伤感的愠色,还有那查抄赵府的日子里终日不消的惊惧。女词人避开他这种最让人不安的目光,她说,我的意思是古往今来最难当的就是丞相了。死后被掘墓鞭尸查抄家宅祸及子孙的史不绝书“劫后”而能余生的已算是善终了。女词人想起了自己枯若焦墨的父亲,那个在党争的夹缝中苟延残喘一辈子的老官僚,大限迫近时他抱憾没有击败公公自己当丞相呢,还是懊悔未能及早抽身于朝政?

女词人对赵郎说,我两三岁时随父亲到汴京的郊外春游,看见狭窄的田埂上有一个老汉抱着小本本倒骑着毛驴喃喃自语,我问父亲他是不是疯子?父亲说,说出他的名字如雷贯耳。我用手指塞住耳朵,逼着父亲

快说快说。父亲说他叫:王安石。

女词人拍着桥栏哈哈大笑。“王安石”的名字没有让我听到什么剧烈的声响,我只觉得父亲真会逗。现在想来,王安石的结局该是使人羡慕吧?

赵郎跟着她窘笑了几声,妇人之见,妇人之见。

我并没说过我想做一个男人啊。她说,你要做的事,我都不会阻拦。赵郎愣愣地看着他,脸上并没有格外的欣慰。

大乱之年,命若草芥,女词人心里念叨着,回想起自己度过的岁月,她觉得已经是非常非常的漫长了。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写这样诗的人,每一天该是过得极痛苦还是极快乐呢?她对赵郎说,你带青梅先护驾南巡吧。我待整理好了家当,备齐了牛车,听王将军的讯息,适时而动。赵郎点点头。女词人看清了他去不言归的心境。赵郎并不是一个热衷仕途的人,她想他是不是在最后发现了只有蹭蹬仕途的斗智斗狠、企盼失望、荣辱毁誉,才能填补他的空白,塞满他的身子,将自己像凉山一样浮出水面呢?她觉得自己忽然被另一个问题疑惑了,每一个为政治倾尽心力的官僚是否都是需要自我救赎的男人?但她随即把这个问题置诸脑后,因为我对男人几乎一无所知,而我又无须拯救。她只是要帮助他,让他不放过这也许是最后一次的机会。因为在世上需要她帮助的,也只有他一人了。为了他杳如黄鹤的南去行程,她想我能够把自己整个地赔进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