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我們今都要把來重新認定其文學的價值。如樊梨花的可以編入平劇,又如平劇裏的四郎探母,又豈別的文學作品等閑可以及得?二千年來中國的詩文,我們都要丟開西洋的文學理論來重新讀過。我們要為世界建立起中國的文學理論。
一、要知道中國文學的造形的無限性。中國的書法,繪畫所用的線只有其百分之三十,繪畫所作物象的位置變化,亦只及書法的百分之三十。音樂亦然。中國音樂的一音都是個無限,西洋的交響曲怎樣的變化亦不及其無限的生姿。易經的卦象爻位也比數學的與物理學的方程式更有著個無限。人世比複雜社會更是個無限。中國的陶器擺在那裏就是個意思的存在。中國的詩文可以單是狀物敘事,像易經的卦象爻位,不加修飾亦不另加以什麼意義,而無有不是。此即因為中國文明的物物皆有其絕對性與無限性。
二、所以又要知道中國的文學是浪漫與平明為一。如紅樓夢的高情,而都是寫的人家日常的現實。中國的文學是立在人世的仙境裏。如秦皇漢武之事與李白蘇軾詩中的仙意。
三、中國的文學是知性的風吹水流花開,生命的光明喜樂頑皮,而都是正經,所以雖寫憂患疾苦亦有個解脫,只覺天地與人事的大信都在眼前。這纔是開太平之世的文學。
四、中國文明的是五倫五常的禮樂之世、故詩文題材廣闊,只看文心雕龍裏講文體之多,與文選裏文題的與詩題的分類依于人事的全面。如詩題的分類有感懷、詠史、行旅、離別、傷逝、遊讌、唱酬、閨情、詠物等。比起來,西洋詩的以戀愛為主,可知是其人世面的幅狹,如鳥吟獸媚皆惟是為求偶。西洋亦不是沒有哲理詩,西洋小說亦有以社會事件為題材的,但那些如話劇電影劇的皆不是戲。戲劇要有戲,平劇崑曲纔是戲。反之,沒有禮樂之世,而單是社會事件,則不能成文章。
中國文學是人事的題材廣,人物的造形廣。比起史記,羅馬英雄傳裏的人格就見其單調,西洋戲劇沒有平劇裏角色的多樣的人格。西洋文學便是因為人物的道德品格單調,所以在描寫複雜心理為代替。心理學的心不是文心。中國文學裏的是天地心與英雄的心事,庶民日常的是花心水心女。
還有是中國文學裏的景物好。如平劇的舞台、樂器、穿戴的衣飾與戲刀戲槍、馬鞭、船槳、杖、籃子、燭臺、桌椅等,皆比西洋戲劇裏的好。戰后朝日新聞載有一位法國的名音樂家到日本看了雅樂與盆踊,佩服之極,深惜日本人自己有著那樣的好樂器,卻去採用惡劣的西洋樂器。中國則只看故宮博物院的器物,就可知文明的東西的造形是怎樣的。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裏的景物都有一種節氣與人心物意之美,凡此道理,今天我們來講新文學都必要曉得。
七
夏承燾曾對我說:“讀了西洋詩,始知中國詩之好。”
文亦然。中國文學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學,作這樣批評的標準是大自然的五基本法則,中國的“詩言志”,文亦然,文章又講氣韻,此即是合于大自然有意志與息的法則,此其一。詩有興、賦、比,文亦然,興即物之始,生是無因的,譬如從究極的自然的無中生出素粒子來,故合于大自然的陰陽法則,此其二。興是陰陽法則之始,而賦與比則為陰陽法則的遂行,賦是生命的縱波,故有時間,比是生命的橫波,故有空間。中國文學裏眼前的景物令人悠然意遠,即是合于大自然的無限時空與有限時空的統一法則,此其三。中國詩文的調子與姿態變化莫測,能從旋律解脫,故合于大自然的不連續法則,此其四。中國的文章處處都是意思,不是為一個意思,處處都是問題,處處都是解答,可比一幅好畫,萬物都是個大的疑,亦都是個大的信,疑是信的跌宕自喜,答在問裏,問在答裏,所以中國文章的風景,如大海水與遠處天際低昂迴環,人在舟中有語笑,此是中國文學合于大自然的循環法則,此其五。
中國講禮樂文章,文章的興是通于樂,賦與比是通于禮。所以詩的六義,興賦比,底下還有風雅頌。文章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