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諭建立中國的現代文學(5/7)

哲學的事亦然。

文學與哲學與科學本來可以一體。中國有易經已極完備,可是戰國時如惠施的詭辯與同時代希臘人柏拉圖集中所載詭辯與印度諸外道的詭辯,皆很可喜,因為哲學不僅在其結論,而亦是在其辯說的一節節都是新鮮的,即此所以哲學可是文學的。莊子即是把當時的哲學與科學皆成文章。王充的“論衡”則嫌文章的力量不足。后世能哲學與文學為一體者是李白歐陽修蘇軾的詩。文是司馬相如、司馬遷、柳宗元的。又就是明人的散文,明人散文的理知大約是受利瑪竇輸入西洋科學的影響。但是明人的散文不夠大。民國是五四時代周作人的文章有一種平明,但是也還單薄。

后世西洋的哲學重在結論,而少辯說的節節新鮮。五四以后的文人講民主主義,與共產主義,皆只是結論的強行,所以不成文學。他們講科學亦是只在結論,沒有科學知識的節節新鮮。結論雖是錯誤的,但其途上知識的節節新鮮則有可以為我用的。現在我們是以今世紀物理學上與天文學上的知識的新鮮,自來作出我們的結論,即是把易經以來我們原已悟得的宇宙觀來作一次新的說明。我們不要西洋人對于這些新知識的結論。

政治與經濟的事亦然。人世與社會是一非一,西洋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的行事皆其使用數學與物理學之處很觸目,可供我們學習,但仍當是中國的政治經濟與人事的行事。中國的文學是與政治哲學為一體,有云禮樂文章,文章的氣韻是?于樂,文章的體裁是合于禮,建立中國的現代文學是要通過一個大的思想運動。



從來思想運動的出現,一種是為說明文明的體質的問題。例如釋迦說現社會是無明,而提出佛法,與孟子的辨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與耶穌的斥異教徒。又一種則不關文明的體質,而只為對應事態,例如近世歐洲的那些改革社會的思想運動,及殖民地獨立思想運動。孫先生的是兼有兩種,以王道正文明的本質,以革命救中國的危亡。所以大思想運動都是否定現狀的。今日而言思想運動,第一就得否定西洋社會的體質與其現狀,而提出正面的來。

文明必是知無與有的,而西洋惟知物質。西洋人雖從巴比倫襲取了新石器時代發見的數學與物理學,以及神,但是他們仍舊不知“無”他們的情緒仍是舊石器人的無明東西。這是我們的朋友與學生都要有的對西洋的認識。再則是對于第二次大戰后風靡全世界的產業國家主義要能提得出代替案,政治是要知祭與行政一致,產業是要以手工業農業為主,而以機器工業為佐,社會是要以人家為本位,不可因現代產業而破壞人家,即是要為人家而改正現代產業。這是我們的朋友與學生都要有的對于世界現狀問題的見解。世界的現狀今是在急激走向人類歷史的終末,我們今日當前的敵人是中共,要打倒中共,光復大陸,但我們的抱負是要做到孫先生說的世界大同,以中國文明王天下。

所以我要與新識友人龍君作一次深談,乃至二次三次。保羅早先反對耶穌,后來卻做了基督教的第一功臣。佛教的第一大弟子舍利弗也早先是外道。龍君的才智與品德可以是第一人,惟其至今的想法還只是一塊新鐵,要放在火裏燒過,被鐵槌打過,再在水裏淬過,纔造成一把寶刀(佛經裏話“智慧以為劍”的劍)。

例如龍君是學社會學的,但是社會要昇華為人世,社會學之上還有人世禮樂之學。這裏初步就要能讀禮記,此點龍君試想想看以為如何?

又如西洋的社會福利的作法,龍君當它是好。但是由政府來辦,不如由民自辦,輕賦稅,使人家有餘力可以養老慈幼,自然亦鄰里守望相助,親友疾病患難相恤,比由國家來做更有情義之美。由民自己建宅亦比公營住宅可有萬民的創意。此點龍君想想看,以為如何?

龍君大體是承認西洋的現制度,說凡制度皆不能盡善。但如此則變得沒有了標準。譬如西洋史上的奴隸制度亦不是沒有過它的好處。對一個時代的東西的判斷,應看下列三點:

一、一種制度如果其體質是惟依于物質的有,而違反大自然的五基本法則的,即是惡制度,它必趨于滅亡。

二、惡制度亦可以在被社會其他面的人情培養中而得發達,而它終至于把這培育床的人情美德亦破壞盡了,則此制度即不再能繼續存在。

三、文明的制度也有節氣有盛衰,衰了又可以盛,但惡制度到了它的衰期就其惡處都出來了,不再有善,只有把它革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