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码事。但东西少并不等于一件没有,咱们这件出戟尊确定无疑就是汝官窑所出!”
于博彦像背书一样,滔滔不绝,有条有理,丝丝入扣。
“这么多年来,我天天往里吐痰,简直是暴殄天物,罪过啊!”校长一把将出戟尊抱在怀里。
“现在得见天日也不算晚。”
“怎么处理?”校长爱抚着出戟尊问。
“退是没法退了,捐给咱蓝海博物馆吧。”
“不行,咱学校正缺钱呢!”
“那就拿到拍卖公司拍卖!”
这件汝窑出戟尊在蓝海拍卖公司拍出了五百万的价格,校长用这笔钱在学校里盖了一座像模像样的五层高教学楼。而“于博彦”这个名字一下子就在拍卖公司叫响了。后来总经理找到实验中学校长想挖走于博彦,说,于博彦去拍卖公司可以“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那才是正路。谁知校长一口回绝道:“我还指着于博彦帮我搞扩招呢!”
毫无疑问,他们都把于博彦的名字当作了金字招牌。而于博彦这块金字招牌的背后,理所当然就是真才实学。于博彦对校长一门心思搞扩招是有自己保留意见的。但他对校长评价不错,也就顺从了。而且,拍卖公司私下对他讲给他高薪,是他在实验中学的十倍,他也没动摇。因为,校长在得知出戟尊很值钱以后没想邪的歪的,没想自己独吞,也没想和于博彦私分,几乎没有一点妖蛾子,光明正大去拿到拍卖公司拍成现金,回来在学校里盖了教学楼。这样的校长于博彦赞赏,跟着这样的校长他心里愉快。仿佛惺惺相惜,三年后,校长力排众议亲自到市教委举荐于博彦做了特级教师。
风借火势,火助风威,特级教师的名头加重了于博彦在蓝海古玩界的分量,尤其加重了他在拍卖公司的分量。每当公司内部出现争议的时候,他们就拿着东西跑一趟实验中学,请于博彦最后一锤定音。而凡是经过于博彦一锤定音的东西,还从来没出现过误差。“权威”就这么树起来了。拍卖公司的人说于博彦是天才,他们都自愧弗如。只是于博彦自己不承认。但他不承认并不能阻止别人不承认。连官本位思想非常严重的马齿苋,都对于博彦这个中学老师不敢小觑,只是因为自尊心使然,他对于博彦敬而远之,从不叨扰。否则,事关田黄石他完全可以找于博彦看看,根本用不着跑一趟北京,但他的自尊心让他不想在于博彦这个年轻人面前低这个头。
话说拍卖公司为田黄石的鉴定问题,专程请来了于博彦。在拍卖公司的鉴定室,于博彦在灯光照射下,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仔细看过田黄石以后,又拿小刀在田黄石底部刮了几刀,用手指捻了下粉末,摇了摇头。
坚持是假货的一方有些失望,难道连大名鼎鼎的于博彦也难置可否?或者于博彦根本就鉴定不出来?他的半世英名也栽在这块田黄石上?他们迫不及待地问:
“你倒是说话呀?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