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心灵模式(2/3)

伯-波斯文黑字中,段落开总有一个朱砂红字(相传)。装订也是回民的技艺,

有以首词称呼某段落或篇名的习惯,比如赞诗《默罕麦斯》中有一大节的第一个

也就是说,就史的意味来说,《什哈尔》是非官方的、被禁绝的、底层民众

文件汇编——《钦定兰州纪略》与《钦定石峰堡纪略》。他们认为既然有了《

我真地发现了——以翁独健先生要求的考证发现了《钦定石峰堡纪略》中有伪造的

仰——尤其是人迎送的日和人的心灵神,在一什哈尔》中,都若隐若现,

满纸荒唐言,一段接一段地讲述着不可思议的故事。

的哲理论辩。湮灭的史事散在其中,一一与同期的汉籍相对应。阿拉伯-波斯文

“晶莹、 烁亮” 。约10世纪的诸苏菲主义(即伊斯兰神秘主义)著作中,有一

宗教导师明心的奇迹,以及明心的继承者穆宪章的奇迹。以这殉难圣徒的奇

的修饰与大西北黄土沟塬的村言土语相衬,呈着一朴素的、鲜烈的

页上写这个书题, 书的题目是在近200年的漫长岁月中,被旱渴的黄土原上饥寒

不仅仅只是史学、哲学或神学,也不仅仅只是某西北底层生活状况的实录,

地面对着这样一陌生的世界观——作者沉迷于苏菲即神秘主义的认识和受中,

我见到的这一抄本年日久,厚的纸已经黄褐。墨迹优的阿拉

迹故事为纵线,每一段均抄上“相传”两字为开始——全书浑然成为这样一散文

以学校里听来的知识和常识,是无法与这认识论对面的。作者在搜捕追杀中

哈尔》,便不仅有了历史,而且有了后世里和残民的政府“打官司”的证据。而当

你走遍大西北,甚至在山东、河北、江苏或黑龙江,目不识丁的农民们不仅知

虽然他们自己并未读过全书,只是辈辈相传这本书是“自己的”

证明了——他并不想使人承认。

什哈尔》,而且对它竖信。他们会执犟地说,只有《什哈尔》真实。

原始文件时——我为浑褴褛的农民的认识震动了。

《原本生活的珠·注》,就用了这个词。我们译它的文学意为“珠”

民众与国家,现世与理想,迫害与追求,藉与神秘,真实与淡漠,作品与信

什哈尔》一书提供了一不可言传的东西。

迫的回民们叫响的。

刻;愈是熟悉清季回族史和宗教,便愈觉得这书难以彻。这不仅仅是一

冒险写成此书,作者以宗教信仰担保写成此书。作者又以两几乎不能解读的文字

的苏菲导师的故事。贫苦的回民们大都不知政府当时就钦定官修了两战时军事

但是,《什哈尔》一书并没有提供一笔潜伏账。包括我在内的读者们将长久

词为“艾台依吐” ,百姓们就称那5页长的大节为《艾台依吐》。抄本并没有在扉

听凭首词定题的方法非常罕见,它隐示着作者的一宿命态度和自信——中国回民

的历史文献。

而拒绝了相当多数的阿訇阅读,因为阿訇中识波斯文的毕竟更少。

清政府在两次大规模的军事镇压之后,对这一支回民实行了禁绝。这禁绝令一直维

任何作家都心醉神驰:他们把它视为“经”而不是“书”;平日藏在净室秘,灾

于沉默中始终守,于倾诉中藏着节制。愈是使用更多的参考文献,愈觉得这

乾隆四十六年和四十九年,由于哲合忍耶回民这个人民反抗势力的现问世,

什哈尔》记述了乾隆年间被清政府两次镇压的回民哲合忍耶派,以及他们

抄本亦极少;据笔者几年来调查,今天此书抄本决不会超过30

祸来了宁舍命而不让它遭受污辱。

什哈尔” 一词系阿拉伯文rashah, 原义是“汗”;引申常为

书追踪的,是于乾隆四十六年三月二十七日被清政府杀害于兰州城墙上的

仿佛它象征着他们生存的真实。

每一页翻开都可见裱过的布角缀连前后。大西北的回族人民们对这著作的态度使

此书命题为《什哈尔》,是由于书的正文第一个单词是“什哈尔”这

持到辛亥革命满清覆灭。

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