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6闹衙纪(3/6)

启正"三字是军职人员?纵使"孟启正"为军职人员,将盖有台中市政府印信之空白收据,供非台中市政府所属人员使用,被告又焉能不负责?足见如此脱罪,其理由完全不合行政体制与伦理。放纵于先、又推托于后,其无品无格,询属笑谭!台中市政府辩称说原告的对象,"显属当事人不适格",真不知道要适的,还是什么格!

这个衙门把责任朝其他衙门推,其实,只要一查下面两条法律,就知道再推也没用,第一、"出版法"第七条明定:"本法称主管官署者,在中央为行政院新闻局,在地方为省(市)政府及县(市)政府。"如今既然根据该法第三十九条为扣押之处分,并明列此一条文于五纸收据之上,又加盖台中市政府大印,何能规避其为主管官署的责任,自谓不适格?

第二、"国家赔偿法施行细则"第十八条明定:"数机关均应负损害赔偿责任时,请求权人得对赔偿义务机关中之一机关,或数机关,或其全体,同时或先后,请求全部或一部之损害赔偿。"所以,纵然咬出别的机关来,"数机关均应负损害赔偿责任"中,也少不了他的。法律规定已明确如此,还赖个什么?何况,那时警备总部已解散,我不找台中市政府,又找谁啊?

一九八八年八月三十一日,台中高分院开庭,证人鞠金蕾上校、孟启正也到庭了。在作证时,孟启正公然表明身份,伪证说他是"台中市政府文化小组官员,本案由台中市政府主办、由中部警备总司令部协办…"不料孟启正语犹未了,台中市政府的职员和律师就插播进来,一再声明:"孟启正并非台中市政府职员,他是中部警备司令部政二科的人。"我听了,立刻向庭上表明:"这里面涉及伪证或不当提示证人的问题,务请书记官详细记明笔录。"孟启正作证这一幕,使我目击了一场衙门现形记,我真忍不住好笑。乱查扣书,闹出乌龙事件,两个衙门竟发生当庭互赖、当庭大对决、争先卸责的笑剧,发生互不承认孟启正的妙事,如此荒唐,真是。官场现形记"都找不到的好材料了。

这个案子所以能被我逮到,关键在于即使按照当时违宪的查禁政令"台湾地区戒严时期出版物管制办法,,第八条也只规定"出版物有本办法第二条或第三条之情事者,对其出版发行人应依有关法令予以处分,并扣押其出版物。"明定扣押对象是"其出版发行人",但张桂贞只是一位雅好收藏禁书的老人太,人既非"出版发行入"、注所亦非"出版发行人"

注所,怎能查扣她的书?我争执的焦点是:按照"出版法"第三于九条,只禁止"出售及散布",并未禁止。"持有"。戒严时期,人民持有"禁书"情况,其实一如持有"黄金"、"美钞",只能"持有",不能流通买卖,但单纯之"持有,,并不犯法。本案对住宅破门而入,抢走"禁书"以去,其行为"在模式上与破门而入,抢走"黄金"、"美钞"以去并无二致。所以台中市政府要赔张桂贞才成。

虽然犯罪事实已明确如此,台湾高等法院台中分院法官翁其荣、徐元庆、陈成泉仍旧官官相护,违背法令,判台中市政府胜诉。最妙的,在判决书里,居然弄错法律位阶,把行政院新闻局69.12.17瑜版四字第一七0五0号函优于法律,并把其中"私人车辆、办公及投宿场所"扩张解释,认为私人住宅也包含在内!试问人对自己的家,叫"投宿"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