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关于嫉妒(2/5)

嫉妒之苦

例如一般的批判不会纠缠不休,讲清理也就罢了,哪能一直关下去?倘若对批判对象铆上了劲,一见这个名字就目光炯炯,那么,也可以不必在嫉妒之外找更多的原因。

一,自设战场,自惊自吓。

嫉妒者可以把被嫉妒者批判得一无是,而实质上,那是他们心底最羡慕的对象。自己最想的事情,居然有人已经了而且又得那么好;自己最想达到的目标,居然有人已经达到而且有目共睹,这就忍不住要用和笔来诅咒、来批判了。但又不能明火执仗,只能转来转去,东躲西藏。这特殊的呈现方式就是嫉妒的证据。

真正受到损害的是嫉妒者自。且把这损害作三个方面的描述。

同样的理,一位诗人突然对别人的佳句失去了欣赏能力,一位音乐家在同行优的乐曲中表情木讷,一位导演对着一轰动世界的影片淡然一笑,一位术教授在讲述两位成功画家时把摇得像拨狼鼓一样…如果他们只是端架、摆权威,内心方寸未病还不算太重,如果他们确实已经因嫉妒而颠倒了丑,封杀了受,事情就可怕了。那等于是武林手自废功夫,半条命终结。

曾经读过一位中年作家的坦诚自白,说自己因为于对年轻一辈作家的嫉妒,拒绝读他们的作品,家餐桌上女们谈得越多的年轻作家越是不读,好像在对谁赌气,对青年作家?对女?其实是对自己,整个儿与自己过不去。这位中年作家坦然解剖自己的诚恳十分令人动,他描述的心理症结有很大的普遍。我们的文学艺术其实并不荒凉,但每有佳作总会遇到矜持的障、冰冷的箭镞,结果只能是

嫉妒之苦,主要苦在自己。

例如一般的批判总是越明确越好,倘若批判的语气有暧昧,批判的素材半明半暗,而且经常说明自己不是于嫉妒,那么,也可以不必在嫉妒之外找更多的原因;

嫉妒者总是在者中寻找对象,他们不会盯住一个来日无多的老者,也不会在乎一个穷落潦倒的才陷囹圄的义士,而总是与正最佳创造状态的生命过不去,这不能不使他们长时间陷于自我惊吓之中。对方的每一个成绩,都被看成是针对自己的拳脚,成绩不断则拳脚不断,因此只能时时圆睁着张皇失措的双,不等多久已到遍鳞伤。这自设战场、自布硝烟的情景有时已近乎自狂,但对他们自己来说并不是欺骗和伪造。

遮蔽。

——不是嫉妒就无法解释这一切,因此我们也就找到了嫉妒存的诸多路标。

嫉妒使受机制失灵,判断机制失调,审机制颠倒,好端端一个文化人失去了文化可信,局地成了聋和哑

例如从理智上说,嫉妒者也会知某位被妒者的貌,但是自从有一天警觉到对方的貌对自己的负面意义,就开始搜寻贬低的可能,这搜寻未必有实质成果却有心理成果,久而久之对于对方的貌已经从不愿受,发展到不能受,那便是自受系统错的开始。

二,自述自困,自聋自哑。

例如一般的批判再严厉也总是有的放矢的,倘若批判者缺少对问题的指向,而快速地把兴趣转向了人,转向了这个人的生存状态、心理趋向、名誉地位,那么,就可以不必在嫉妒之外找更多的原因;

更多的嫉妒者并无如此一厢情愿的战斗受,却也习惯于把嫉妒者的行为向自己拉近,就像我的一位朋友,远远看到一串辣椒就浑冒汗。然而被妒者不是一串辣椒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行为方式牵涉各个方面,除了专业之外还有居家生活、友情往、运动娱乐,而且每一个方面都有联系,嫉妒者中不说却在心中承受着一全方位的折磨,折磨得芒刺遍,又不愿自。一个对象尚且如此,如果有几个嫉妒对象,这日实在没法过了。没法过还得过,嫉妒者经常把自己看成鄙视显贵的勇士,傲岸而又疲惫。他们似乎有所等待,等待着被妒者的失败,但他们不知,被妒者实际上并没有过战场,因此也不存在他们想象中的失败。更何况,一全方位的日常生态怎会失败?因此,等待来的仍然是心灵磨难。

只是为了心那一嫉妒,人们竟然要动那么多脑,而且隐晦曲折,用心良苦。嫉妒,支付那么的成本,实在是人类心最奢侈的供奉。

例如一般的批判动用的主要是理,倘若批判者情用事,厌恶的程度与批判的内容不成比例,那么,也可以不必在嫉妒之外找更多的原因;

早有人指,对被妒者来说,嫉妒是对一价值的侧面肯定,是另一方式的赞扬,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构成实质的损害。

多年前我见过一位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满脸悲壮地告诉我,他的论敌是谁,把我吓了一。因为那位论敌是我敬重的一位学者,他的每篇文章我都看过,怎么料到居然在后院还与一个孩摆了一场秘密的擂台战?为了回答我疑惑的神,年轻人还详述了他们之间的三场论战,只不过在他看来,那位学者对付他时全是指桑骂槐。可惜结果不我所料,那位学者从来没听到过年轻人的名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