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洁净的起dian(2/2)

先有几个小孩在讲坛、石墩间爬攀,后来又来了几位翻越喜拉雅山过来的西藏佛教信徒,除此之外只有我们。树丛远远地包围着我们,树丛后面已没有鹿群。听讲石墩铺得很远,远已不可能听见讲坛上的声音,坐在石墩上只为修炼。

鹿野苑东侧有一座圆锥形的古朴塔,叫达麦克塔(DhamekhStupa)。奇怪的是塔的上半呈黑褐,下半呈灰白。一问,原来在佛教衰微之后,鹿野苑与这座塔的下半都湮灭了,只留下塔的上半截在地面上,年代一久蒙上了尘污。

我在讲坛边走了一圈又一圈,主持人李辉和编导张力、樊庆元过来问我在想什么。我说:"我见过很多辉煌壮丽的佛教寺院,更见过祖母一代裹着小脚跋涉百十里前去参拜。中国历史不是兴是衰,民间社会的很大一分就是靠佛教在调节着神,普及着善良。这里便是一切的起。想到这么一个讲坛与辽阔的中华大地的关系,与我们祖祖辈辈神寄托的关系,甚至与我这么一个从小听佛经诵念声长大的人的关系,心里有激动。"

这份荣誉带来了闹,差不多闹了一千年,直到公元七世纪玄奘来的时候还"层轩重阁,丽穷规矩",《大唐西域记》中的描写令人难忘。

讲坛下面是草地,草地上错落有致地建造着一个个石砖坐墩,显然是僧侣队伍扩大后听讲或静修的地方。

讲的地方。讲坛中心现在没有设置坐位,却有一个小小的石栓,可作固定坐位之用,现在不知被何方信徒盖上了金箔,周围还洒了一些

作为一个影响广远的世界宗教,此时此刻,佛教的信徒们不知在多少国家的寺庙里隆重礼拜,而作为创始地,这里却没有一尊佛像、一座香炉、一个蒲团。这洁净使我动,我便在草地上,向着这些古老的讲坛和石座作揖。

佛教在印度早已衰落,这里已显得过于冷寂。对于这冷寂,我在叹之余也有兴,因为这倒真实地传达了佛教创建之初的素朴状态。

沈寂千年的讲坛又开始领受日光雨,佛主在冥冥之中可能又有话说?

没有香烟缭绕,没有锺磬鸣,没有佛像佛殿,没有信众如云,只有最智能的理语言,在这里淙淙泻。这里应该安静一,简陋一,借以表明,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本质上是一智者文明。

讲坛北边有一组建筑遗迹,为阿育王时代所建,还有一枚断残的阿育王,那是真正阿育王立的了,立的时间应在公元前三世纪七十年代初,那时这里已成为圣地。

十八世纪有一位英国的佛教考古学家带着猜测开挖,结果不仅挖了塔,也挖了鹿野苑。这个佛教圣地的重新面世还是在本世纪,为时不久。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印度瓦拉纳西,夜宿TajGanges旅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