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昆虫般的步态。
角虫是种极度一根筋的生物。它们会不知疲倦,无视伤痛,丧心病狂地追逐自己的猎物直到他们被自己巨镰一样的爪子撕成碎片为止。
猎物死亡后,角虫会用自己的锐如刀锋的牙齿作为餐具,在受害者的尸体上大快朵颐。可吃一餐并不管饱,主脑给角虫安排的肉食性新陈代谢系统会使它马上饥饿,立刻出发寻找新的猎物。
角虫的袭击一般是虫群大队人马到来的先兆。一波一波角虫的利爪与尖牙会像雪崩一样直勾勾地向敌人的前线席卷而来。
角虫有着令人畏惧的猎杀本能,主脑并不需要给它什么指示;一旦开始攻击,角虫们就开始“便宜行事”偶尔主脑会向它们快捷简单的大脑下达命令,比方说攻击一个距离更近且更有价值的敌方目标,但这并不常见。因为角虫只是主脑制造的“消耗品”
角虫一般通过轨道菌囊降落至猎物所在星球。或许很多菌囊还未能到达地面就被行星的轨道防御系统摧毁了,但那无关紧要。因为只要有一个菌囊着陆,这颗行星就麻烦大了。
首先,着陆的角虫会四处伏击本地生物。更糟糕的是,不像其他的泰伦虫族只能通过克隆繁殖,角虫能孤雌生殖。它们会在自己短暂的生命周期结束之前将产数百枚卵于地表下。
于是,角虫的前狼刚刚死在沙滩上,后狼立刻就推上来了。当舰队的主体到来时,行星的守卫者们还在被行星上四处为乱的角虫海困扰不已呢!
再比如说,能够执行主脑发布的闪电突袭和秘密追踪任务的吞噬虫。
吞噬虫和它一根筋的兄弟差不多,吞噬一切的饥饿感驱使着它们长着六跪二鳌的蛇形身躯不断前进。扭曲二而坚韧的肌肉使它们在任何地貌都能以惊人的速度行动。
吞噬虫可以跳过小型障碍物,在大阻碍物之间玩跑酷,在泥泞的沼泽上玩水上漂。但这些都不是让人恐怖的近身方式,因为猎物至少在死的一瞬间刻意死个明白,知道是谁杀了他。
吞噬虫最可怕之处在于挖洞潜行,它们可以在地底潜行很长时间,等待时机拱出地面,顶翻猎物,然后让他们在镰爪和共生体武器的洗礼中死去,完美。
尽管吞噬虫和武士虫有相似性,但二者有很大区别。吞噬虫不是节点生物,它们被主脑创造是为了进行闪电突袭和秘密追踪的。
虽然鼹鼠的智商无法和狼相比,但吞噬虫在视听感官上却远比自己的表哥武士虫灵敏。吞噬虫可以感觉到地面和空气中最轻微的波动,同时它能看到”各种信号杂音交流中产生的能量,感知隐形单位,甚至连送信的鸽子都不会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