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6章 弃山星
弃山星chu现的时候,拉萨河有七个彩se夜晚。
这时候人们走向水边,与天相接,与水相舞。
哈达没遮住维格的shenti反而描述了她的shenti。
从没有人披哈达入水,从没有过。
拉萨的夏季,夜与昼有几天并置得时间特别长,彼时星星与晚霞同在,明暗达到了一动不动的类似永恒的平衡。每年,当法瓶山的弃山星第一次闪现,拉萨一共有七个这样的夜晚。这七个夜晚弥足珍贵,它们不仅是沐浴节的开始,不仅是洗涤shenti的夜晚,也是洗涤灵魂的夜晚,创造生命的夜晚。
七个夜晚有七个名字,分别是:达瓦、米玛、拉ba、普布、ba桑、边ba、尼玛,汉语的意思是: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这天七天,无论老人孩子,无论少女还是青壮年一到黄昏便会扯起蓝白se调的帐篷来到河边。他们铺上鲜艳的卡垫,脱掉臃zhong的衣袍,面对mei丽的八ban莲hua宝瓶山上正在升起的弃山星,步入彩se的拉萨河。彼时河岸上一堆堆篝火鲜红、明亮,在一边夜幕一边太yang的余晖中闪闪烁烁,把拉萨河之夜装点得瑰丽璀璨。篝火边人们熬nong1酽的茶,煮大块的rou,喝大碗的酒,茶的清香和rou的mei味liu溢于柳林河岸。酒足饭饱后拨响古老的天琴,弹起古老的神佛之歌和热烈如火的情歌,围着火堆tiao“堆谐”、“朗玛”…这样的画卷,同样,不用说像任何一个地方的古老风俗一样,被史无前例的“历史”中断。
当然,现在这一古老风俗已经恢复了,只是无论如何有些不一样。譬如天琴已经失传,古老的“堆谐”、“果踐”中加入了四个喇叭的立ti声伴奏,味dao就很有些异样。此外,更不消说liu行全球的迪斯科、啤酒、卡拉OK、可乐、niu仔ku、旅行帐篷、摊点、小吃、lou天酒吧、站街女、众多的观光者、闪光灯、摄像tou…这时的沐浴节之夜虽依然盛大,虽然依然ju有狂huanxing质,但已近似一个五光十se的消费huan场。一zhong中断的文化一旦恢复成为景点,一旦成为镜tou和镁光灯入侵的对象,便很难再纯粹,很难再是“本文”只能是“文本”这时候,很难一见妙龄少女面对冉冉升起的弃山星一展月亮般神秘的胴ti,人们只能在有水的林卡shenchu1偶或一见。这时如果真有谁在众目睽睽的摄像tou和闪光灯之下luoshen入水,很可能是个娱乐化时代的挑战者,ding多,是一个复杂文化的结果。
是的,维格的入水就有这zhong复杂xing,如果不是挑战xing。维格没有全luo入水,穿了一条丁字ku,上shen也还简单地披了一条长长的哈达。不过哈达不时被风掀动,不仅没有遮住惊艳丰满的xiongbu,反而由于轻轻飘动更生动描述了她的xiongbu。哈达是圣wu,传统上从来没有女人披哈达入水,不知是维格自己别chu心裁,还是某个才子或拉萨的编导帮或某个艺术家设计的这个入水的古老而又现代的“仪轨”那些人就在河岸上,男男女女,气度不凡,有些王mo诘认识,有些不认识。实事求是地说,如果是现场直播这是个古老而又颇富现代xing的创意,既单纯又丰富,既是传统文化符号又是最新chao的xinggan内衣时装,ti现了某zhong专业jing1神。整个现场看去,维格差不多就像一个ju有神高原神话se彩的内衣模特。当然,无论维格多么时尚,是否还是雪域原初意义上的浴女,她在走向水面那一刻还是bu分地穿透了古老的时间,让人想到唐卡上的妙音仙女。
维格有着多文化背景,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父亲是汉族,母亲是藏族。维格从小生在北京,父母都在中央民族大学工作,父亲是英文教授,母亲在图书馆工作。维格的汉族名叫沈佳媛,从小到大一直是汉族名字,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到了法国,维格后来告诉王mo诘,她到了法国之后才qiang烈地意识到自己shen上的西藏血ye。从法国回来后像母亲一样维格选择了西藏定居。她重新命名了自己:维格-维格拉姆,简称维格,不过她的许多朋友仍guan她叫沈佳媛,她倒也不在意,因为她自己也常常习惯xing叫自己沈佳媛。她选择了拉萨西郊这所外僻静的中学教英语(她的第二外语),一方面拉萨不是她想象中的古老拉萨,内地的所有生活方式乃至国外的生活方式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一方面这里毗邻阿莫shi地,而阿莫shi地对她有着特殊的意义:她认为阿莫shi地是自己的gen母亲当年就是从阿莫shi地走向北京的。不过维格并不像王mo诘在学校过着隐士般的生活,首先,周末她会回八角街看望母亲,另外,事实上她离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