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上电话后,当晚一夜没有睡好,脑里重复播放那天和林翠一路看大江看过来的镜
。奔腾的江
,昂然
立的鱼嘴,林翠模仿领导的
吻喊“翠华,上大坝”一一浮映
前。我开始后悔那天拨了林翠家的电话又挂了,现在她
了医院,想打给她电话却已无法抵达了。
隔了两天俞建国主动打了电话过来,开第一句:“是小翠的事情。”
挂下电话我陷沉思,虽说在看到林翠的信时,我已经有些相信她说的都是事实,但是当这些真的被证实
来后,我的吃惊仍然是非同小可。我想起我在船上
的那个梦,如果那天落
被捞起来的,不是林翠,而是一个自称项少龙的陌生人,并且说
了如此多关于铁
的研究数据,那所有人都不会认为他是在发疯,会把他当作什么呢?至少当作一个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家伙关起来研究,听他细细讲述他那个世界里的事情和我们有何不同,就相纪嫣然听到项少龙
李白的诗一般觉得不可思议。
我“哦”了一声,向俞建国了谢。俞建国呵呵呵了几声说不用谢。挂下电话我拨通了林翠家的电话,接电话的声音明显是林翠的母亲,问我找谁,我沉默了5秒钟,挂掉了电话。
我应了俞建国两声,脑里晃着的是和林翠并肩眺望大江的画面,心里堵得慌。愣了一会儿发现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对话,只能说
:“也好,小翠是有些问题,送到那里去治疗应该对她颇有益
的吧。”
我想了想又打了个电话给俞建国,开先问了一句“俞老,铁
没有新动向吧,那我稿
就定下来了。”然后开始问林翠家电话。
这次的报刊
后大受好评,我的稿
被评为了甲等稿,拿了1000元奖金。从主编到社会新闻的领导都对稿
赞赏有加,说我真有敬业
神,并指示我继续关注铁
的报
,
一系列追踪报
来,追踪一定要
得有依有据,我们《晨星报》是大报,办报态度要严谨,不能为了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而放弃了科学的态度。由于俞建国的关系,追踪还是比较容易联系的,于是我应承了下来。
俞建国:“小翠今早被送
了
神病院,是她妈妈所主意,她妈妈以前是
护士的,凭经验断定小翠是由于过度惊吓而引起的记忆错
,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可以恢复过来。”
俞建国把林翠的电话给了我,顺便对我说:“昨天晚上,小翠原本一直住在重庆的妈妈听说女儿落后记忆上
了些问题,连夜从山城赶了过来。”
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假设,现在我们这里并不是凭空多一个人来,而是大家熟知的林翠。因为熟识,大家不会以为林翠来自另一个世界,于是都在记忆这一
上
文章,认定林翠的记忆
了偏差——林翠的记忆忽然之间和所有人的记忆都对立了起来,包括对林翠其人的记忆,没有任何吻合的地方。从概率来讲,一般不会是除了林翠外所有成千上百的人的记忆
了问题,只可能是林翠的记忆
了问题——当然这一
实际上没有逻辑上的依据,只是
据显得有卑劣的所谓“从众”原则。在一个疯
的国度,一个人只要不疯,就会成为唯一的“疯
”
我立刻打电话给发这份E-mail给我的那个利专家:“喂,你好,许教授吗?我是《晨星报》的记者那多,非常
谢你给我发的那份资料,可是那些考证我前几天就见过呀。”
俞建国又说:“小翠这孩,一开始死都不肯去医院,后来我打了电话给医院的看护队一起把她送了
去。在那里住一段日
应该对她
心都好的吧。”
是7位的,林翠在信里给了我一个8位的号码。另外,我清楚记得我给过林翠其他所有我的联系方式,惟独没有给过她我家的地址。在四川我也没有给过任何人我的地址,因为我自己从来没有记住我家是多少…为什么林翠搞错了自己家的电话却如此神奇地知
我家的地址?
电话那的许教授稍稍一愣,随后用微怒的
气说
:“怎么可能,我们的资料绝对是刚刚整理
来的,我们整理这些资料去翻文献的时候,许多文献已经十几年没人翻了,装这些文献的柜
的门,锈得一塌糊涂都是
掰开的。你不要
我的话了,俞建国跟我打过招呼的,给你们报纸肯定是我们最先发布的,给你们第一时间报
的独家资料。”
我问:“怎么了?”
几天后我打几通电话到负责考据铁的研究小组
。虽说都江堰
利局对铁
的研究非常重视,如俞建国所说把西南
利大学的首席教授都请来了,但由于关于铁
的资料太过零星,要翻阅很多文献才能收集完整,所以铁
的考据工作
度很慢。一星期后,我终于收到了对铁
考据的初步报告,是研究小组给我发来的一封E-mail。我初一瞥就觉得里面的东西似曾相识,细细看下来不由得越看越惊。这份研究报告上的主要资料,那天林翠在给我的信中无不有所提及说过。“铁
铸于元至元十二年,川中大
,忽必烈亲至太庙祈天。次月汉中天降玄铁,忽必烈命江湖铁匠王元泰铸铁
以分
…传
成后,王元泰整日坐于铁
之侧,不饮不
,忽一日,不知所踪…”
但是林翠的记忆却和其他人的记忆是有吻合的,而且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