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小孩疼发烧就找她,找了就好了。小孩生病都是信迷信的多。我生病也是信迷信
好的。
拜年。
到县印刷厂印,经费分摊,男的每人三十,怀的未知男女的,叫旺丁,也要给三十元。
连店能照B超,女胎就打掉。
女的不能去。
在山上最的地方,找一棵大树,树上立一
竹竿,竹竿上绑着幡,就是大幅黄布,能拿下来,你有什么要求,就在那里求,黄幡上有七
绳
,下面有小结,别的很多人都在帮你求,都跪着。一放炮竹,黄幡就升起来了,满山坡的人都跪着,风很大,幡下七
绳
互相缠着,如果七
全都缠上,是大吉,吉象,如果七
都不缠,则不好。
四季山上有一庙,是菩萨庙,山下有私人建的庙,叫"慈悲庵",里面有观音,有千手观音、送娘娘、济公、三清官,住庙的是尼姑,有儿女。
细爷,就是小姑最看戏,十里路,扛着凳
,走路去,没人用自行车驼她。她天天来,扛着凳
走十里路。看戏免费的,不要钱。
一个戏团有二十多个人。
这个女人姓林,叫细容,我们都叫她林师傅。跟普通人一模一样,得后就显灵,她能过
,过
就是到
间走一趟。她每天晚上都唱,都听得见,初一十五必须唱。唱就是过
,小王大哥生病的时候也把她接到家里来。她把两手放在膝盖上,"嘿嘿嘿嘿嘿~~"像笑一样,很长时间才唱词。哪家有事找她,她就唱:哪方的主人,谁碍你了。开的方
是,往生钱多少,救苦钱多少,玉皇钱多少。她得
以后老唱,把死去的人的事知
得清清楚楚,大家就知
她显灵了。
林师傅回家通知要念黄经,这是很大的事,年成不好,要念黄经渡灾。
全村只有一个土地庙,特别小,比厨房大不了多少,有一个土地公。叫社庙,社跟蚀同音,所以不叫社庙,叫赚庙。
一般带方便面礼
,腊鱼腊
各家自己都有,不稀罕。
观音会,二月十九,念经,敲木鱼。一人专门烧黄纸,代表给菩萨用的钱,往生钱是给阎王用的。一般有三个士。
跪着听念经,上午下午都念,完了以后才回家。
吃的孩
发烧,吃药老不好,抱到她那里让她摸一下就好了,就这么神。
庙戏最多有唱十天的。
唱戏的钱,每人自愿给,别的村都来,好几个村的都来。发谱在哪天,唱戏就哪天开张,临时在稻场搭戏台,一人,短木
从四
山砍,长木
各家
,唱完戏再还回去。木
还能用。唱几天要看钱多少。
又有念黄经的,黄经是最大的经,不是随便念的,这么多年就念了一次,念了整整七天。
最后一天又去了。念经的人一边念,一边转,着走,很好笑的,但是不能随便笑。有一
走法叫"
枝礼",五个人,走八字形,五个人在一小块地上你撞我,我撞你,一碰就笑。有个女的特别
笑,捂着嘴,悄悄笑。
在村的路搭戏台,正面是坟场,坟
一个比一个
,像阶梯剧场,用一大把稻草垫着,谁也挡不住谁。正月里唱戏,农历八九月也有唱的。
正月初一,男人方回来,都到她那去,每人给她十元钱,像拜年似的。女人吃完早饭,带上孩
全上她那
我们吓坏了,小王半夜去庙里,别人都封门了,年三十都要封门,初一才开门。封了门就不能开,过年了。她也封门了,人命关天,她还是开门了。
由牵的人
戏。
她每年要给县里的佛教协会几百块钱。
个灯笼,母亲在前面走,大哥在后面,母亲唤:你回来呀~~兄弟答:回来了!在厨房也喊,有
的地方就行,一路要喊到睡觉的屋
,母亲就摸孩
的
,从后脑勺往上摸,边摸边说:回来了!回来了!要很
兴地说:好了好了,一觉睡到大天亮。第二天就好了。
把亲戚接来看戏,还要买菜,还有很多生意的。十里八里路的都去接来,我去接大爷和细爷(即大姑和小姑)。接,就是上门一趟告诉她们,邀请的意思,到时她们自己来。如果是父母,就可以住下。
上午唱一本,下午唱一本。吃饭他们自己吃。唱到一半的时候要送"腰台",用一个四方木托,上面放烟、糖、苹果、馒。"腰台"送到前台,放
长的炮竹,放烟
,还要
锁呗。由正在演
的演员接,一般是好看的女孩接,向三方人弯一下腰,然后接着演。
正月初一去拜,门叫
方,不吃饭,每家都要去人,一年的第一天去哪儿很重要。在路上不能说话,说话就不吉利,有人使坏,把人推下沟,也不能说话,有时过河,被人推到
里去也不能吭声。拿上纸、香,烧了,回来路上就可以讲话。
城县的戏班,楚剧。300元唱一本,有《方青拜寿》《珍珠塔》《天仙
》《反八卦》《乌金记》《罗帕记》《四下河南》《三世仇》《二
争父》《约罗女游十殿》《三堂审母》《安堂认母》《玉堂
》,反正你
什么他唱什么。
她看小孩的眉,小孩发烧眉
就竖起来了,她一看,就说:哪个祖宗摸了一下,烧
往生钱就好了。要么就是在哪个方向孩
吓住了,用一块青
的布,用小碗装上米、茶,叫"茶
米",包着布,放在枕
底下。要"叫黑",拿一个
,在
缸里顺时针转三圈,反时针转三圈,用
的声调叫孩
的
名:你在哪个塘边啊~~吓住了,回来呀~~
那次我犯症,大嫂去找她。女的正月初一不能敲人家的门,结果大嫂敲了门,林师傅的丈夫就死了。
有一次半夜,十二,我儿
犯症,倒在地上,不行了。是动土了,年三十,有一
鬼怪,谁动土就找谁,一共能犯七个。以前
这
事就去庙里,尼姑用一升米,用七个柳枝尖,七个芭茅尖,埋在动过土的地方,埋了就好了。很灵。
看戏是白天,上午下午。开张的时候要拜台,香,烧往生钱,放炮竹,跪拜。庙戏就得拜庙。要拜四方的神,台不能跨了。谱戏还要拜斗,拿红笔在孩
的眉心
一个红
,家长给十块、二十块、五十块的,男女孩
不限。唱《送
》,台上抱一个假娃娃
来,预先联系好,有新生结婚的,赶
接,把假娃娃抱回家,第二年果然生一个儿
。接的时候要放炮竹。
请她到家里来一趟,一般要四五元,到她那去,一般十块,最少五块。
就等香客上门,求签。小孩病了,就在黄纸上画符,或者给一香灰,就好了,很灵。
唱谱戏开张的那天,共一个谱的几家人要扛着谱游村,游到哪家就在哪家的桌上放一下,这家人放炮竹。游完后就拿回家。只有一辈的长
才有资格,全村只有三四个人有资格拿谱。
大姑最面
,穷,但礼
最周全。
谁求黄幡谁放鞭炮,住庙的师傅有专门放鞭炮的,一放就升幡了,像升旗一样。风一,又散了,一边嘴
去的时候,每人带上钱、米,在庙里吃了,就算在庙里记上了一笔。很多人都抢着吃,上午去,下午回。庙主林师傅是我们村的,她照顾我们,吃完饭她悄悄喊我们去,到她的房间里,让我们吃米粑。
孩不好了要念童
经,初五初六两天念,不问你要钱,你自己给,请
士要给
士钱。
96、97年,唱了三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