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酒醒已见残红舞(2/5)

老鸨借着递烟递酒来来回回侧着耳朵听了几句,也并没什么新闻,不过是明珠府丧仪如何排场,文武百官如何吊唁,皇上如何恩眷,门前纸牌楼起得多面,门里请的僧响乐多多卖力,隔一条街也听得见,诸如此类。客人既谈论得兴,沈菀又应酬得殷勤,老鸨便也放下心疑虑,搭讪着走开了。

众人说到这里,纷纷顿足叹息,有的说:“若是皇上早一日送药来,或是送药的使者快加鞭,说不定公的病就有救了。”也有的说:“七日不汗,闻所未闻,听说太医们查遍医书也没找到这病的名。纳兰公奇人奇事,连生的病也与旁人不同。”说来说去,仿佛只要皇上的药早到半日,纳兰公的病就会应药而愈。

然而有着这样一对父母的孩,却很难快乐。容若是个聪明的孩,也是个孝顺的孩,对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看得极重。母亲稍有不适,他必衣不解带地服侍,亲尝汤药,手,比下人更加尽责;父亲略有烦难,他必再三询问,代为谋议,虽不谙世事朝纲,却可以尽举经史典籍让父亲参详。

说起来,当时的天大机密,在今天雅克萨开战之际,已经成了公开的政绩。三年前,纳兰公侍从皇上东巡归来后,受命同都统郎坦、彭、萨布素等一百八十人,沿黑龙江行围,直达雅克萨,名为狩猎,其实是侦察罗刹扰边之事。八月发,腊月返回,行程数千里,备尝艰辛。有时候粮草断绝,又有时在冰上行走多日,忍饥寒,御敌虏,九死一生,终于侦得东北边界陆通的详情。

直到生下纳兰容若。

康熙初年所颁治国典律,大都于明珠裁定,而年少的容若帮了不少忙,可谓学之前已然参政。

容若生后,云英好像重新活转来了,她把全力与心血都放在儿上,亲自教他读书写字。

清音阁真正的生活是从黄昏开始的,天微微暗下来时,清音阁的灯匾就亮起来,像女妖媚的

如今大清与俄国已经正式开战,就在上月初,清军调集军队,由彭率军从陆路攻打被俄军侵占的雅克萨城,林兴珠则率领藤牌军在江中迎战俄国援兵,这陆并的战略战术,正是依了三年前纳兰容若的侦边报告而制定的。

然而与纳兰容若的文名相比,王孙公最为津津乐的,还是他的侍卫生涯。他们用无比艳羡的吻提起,自从康熙十五年纳兰容若取得二甲士后,便成了皇上的近侍卫。这些年里,他不知陪皇上去过多少地方,南苑、汤泉、昌平、霸州、滦河、保定、松江、五台山、古北、扬江、燕矶、曲阜、泰山…皇上走到哪里,就要他跟到哪里,这不仅因为他为人谨慎,退有度,又学识渊博,才思机,凡皇上问询皆能随作答;更是因为他论文采成章,应制之诗倚可待,普天下没第二个人比得上;论武功,也是骑术非凡,箭无虚发——他几乎是一个完人。甚至有人评价说,就是里资历最最小心翼翼的太监总,也不如纳兰公谨慎、细心、察圣意。

一连数日,沈菀送往迎来,话题只是围绕着纳兰公,所知所闻比从前几

沈菀却越发生疑:皇上送给纳兰公的,到底是什么药呢?既然连太医都不能说明病症,皇上大老远的外倒怎么知该赐何药?还有为什么早不送晚不送,偏偏在公病殁的当天送到?是解药,还是毒药?是真的没有送到,还是早已送给公服下了?

这猜测并非全无据,因索额图是在三年前被罢免所有职务,明珠从此得以独理朝政,大权在握;而纳兰公也正是在三年前被皇上委以重任,地区执行秘密任务的。

纳兰容若之死正是京城里的大事件,清音阁的客人非富则贵,哪有对此不闻不问的,一经提起,便都滔滔不绝,当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都说公的病症最是奇怪,大伏天里忽然烧不止,用尽方法都不能汗。圣上正,听说公急症,一天三次地派人问,又特地派太医送解毒灵丹来。

突然经霜的玫瑰般被冻结了期,一是还没等盛开就枯萎了的苞,另一是布满尖刺的光秃秃的杆,剩下的生命,就只是荆棘与疼痛——握得越,伤得越重。

这些年中,皇上赏赐给他的宝贝不知凡几,金牌、彩缎、上尊、御馔、袍帽、鞍、弧矢、字帖、佩刀、香扇…据说明珠园里专门有间屋用来陈设御赐之。人们甚至猜测,明珠大学士同索额图斗了半辈,最终能获得胜利,一党独大,都是沾了儿的光。

一拨客人来一门就指名要沈菀,老鸨原想着沈菀九成使不肯下楼。正想着怎么样兼施哄沈菀来,却见她打扮停当,施施然扶着楼梯拾级而下,倒觉得心里不托底儿。及至察言观,见她仍是如常招呼答对,应酬得滴不漏,只是百般引着客人谈论纳兰公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