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三黄家的女人们(2/5)

据孙佩蓝后来说,那是听了媒人的调唆,是欺骗。原本不知黄家人有那样麻烦罗嗦的,要不,才不肯轻易门。

后来黄裳经济自主后养成奇异的恋衣癖,喜自己设计衣裳,并且务求穿得奇装异服、路人瞠目才罢。也许,就是因为那时被穿衣问题困惑了太久留下的后遗症。

“说是相貌好学问好情也好,就是心了些,说一定要嫁个八旗弟的。可是上海旗人少得很,又都势利,这才耽搁了。听说了你父亲的才名,十分羡慕,认为最情投意合的,所以的托人写了帖来。你知老爷的脾气,最听不得三句好话,当时就眉开笑地,说蒙千金不弃,泰山抬,小侄哪有谦逊之礼,自是一切全凭泰山主持。哎小,这泰山是谁?可是当地的响亮人?老爷对他好生敬重的。”

有一年冬天,崔妈不知哪里得了两只蛾茧,随手给了黄裳。黄裳因听说丝绸这东西便是自蚕丝化来的,倒也有些兴趣,拿着玩了一会儿,便顺手收里。每次开箱取换衣服时,看到两只茧,便又取把玩一回,箱盖盖上,也就转忘了。谁知到了隔年天,一日刚刚打开箱盖来,忽地飞两只蛾来,扑楞楞直撞到脸上去,惊得她一跤跌倒,叫声来。崔妈连忙开了窗,将巾又扑又赶地,引那两只蛾飞屋去。然而窗台上桌角上都已沾满了蛾的鳞粉,东一搭西一搭,灰扑扑绒绒,看在中,有说不的腻味。

一个少女无地自容。

媒人是怎样“欺骗”孙佩蓝的黄裳并不知,可是媒人对父亲黄家麒的那一番说辞却是由保姆崔妈一五一十地重复了给她听——

从那以后,黄裳每每想起那些压在箱底的继母的旧衣,便会想起那两只蛾来,只觉上到都沾了灰蛾的粉尘,黏腻的,污秽的,十分令人不快。

黄裳想说,怎么没女人,家里不是还有两个姨吗?可是她终究没问。虽然不大清晰,可是她也多少知,姨太太是不能算人的,同佣人、同家里的汽车一样,都只是一需要,一排场。

从此黄裳弟便跟着遭起殃来,隔三岔五地被挑个错儿罚饭罚站的。黄裳虽然自小母亲不在边,可也是呼唤婢锦衣玉地长大,何时受过这样的苦楚,又生倔犟不服输的,免不了便同继母时有角。孙佩蓝以她不尊长辈为由,动辄请家法来,大行教育之功。黄家麒因是新婚燕尔,正同新夫人如胶似漆的,又听她说“我新门,若是不早早立下规矩来,以后这继母难为,就更没站脚的地儿了”便一切都主,哪里得了儿女死活。

说佩蓝女士也是名门之后,样也还时髦利,大方脸,削下,很净利落的一个人,可是闻说脾气不大好,又染上阿芙蓉癖,所以三十好几了还待字闺中。可是她那样的又不容她过于下嫁,一来二去地,便给二爷了填房。

一次黄裳学校里要手工,向孙佩蓝讨白布白线。孙佩蓝老大不情愿地嘟哝着:“念得个洋学校,又贵又罗嗦,不好好讲学问,倒要学什么针线。要学针线,家里女佣不有的是,哪个指不得,还用到外国学堂里去学?”取了一块抹布打补丁用的白布和一卷被褥的白线来。

说得黄裳笑起来。顷刻却又烦恼不已。关于后母的传说她从中外故事里都读到了不少,没想到终有一天这故事会落到自己上,让自己了故事中那受苦受难的女主角。她把这挂虑对姑姑说了,姑姑也无法,只劝说:“那是大人的事,总不成叫你父亲就此不娶,不老不小的,屋里没个女人也不成话。”

黄裳摇,另要取细白布细白线,孙佩蓝火了:“细白布?细白布是上好的东西,要衣服来穿的,是给你当抹布学针线糟蹋的?小孩家的玩意儿,要用什么细白布?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有的用已经不错了,你看看那贫苦人家,白布的衣服不知有没有一件两件,你倒想拿细

后来孙佩蓝了门,第一件事便是重申秩序,建立声威。自己端坐在大堂里,召集了全家老小,命令全跪着听训,长篇大论地说:“以前这家里没个主事的,由得你们作威作福,没大没小,把少爷小都带得没了规矩。这都不去说他了,实在是没人教。但是现在,既然有我在这里,断乎不许再有乌七八糟的事情发生。有谁中没有主,不要说是有脸的家姆妈,就是三五代的老人,也都说不得了,统统该罚则罚,到时候可不要说我不敬老不给面,别以为我是新门的就拉不下脸来。”

下人们吃了新的下威,大气儿也不敢一声。崔妈和林妈私下里小声嘀咕:“以前只太太厉害,现在才知太太其实是傻,一味儿地讲究什么文明秩序,恨不得手把手儿给每个人上课教字。看看这一位,那是实打实地抢权,说动手就动手,说撵人就撵人的,哪里用得到讲?”

说起三姨太的走,那是由于黄家麒新娶的太太孙佩蓝的能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