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周嘉宁:小说故事和事件2(1/3)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周嘉宁:小说,故事和事件(2)

周嘉宁:我的写作

我想我还是从我的《苹果玛台风》《陶》《三点二十九分的镜子》《非非的意外枪击事件》等短篇,和《陶城里的武士四四》以及最近的《杜撰记》系列短篇的一些写作ti会说起。

《苹果玛台风》之后的那4个短篇写于2002年夏天,也就是在我结束了长篇《女妖的yan睛》之后,开始了《苹》系列。在这4个短篇里面有没有故事对我来说都是不重要的,如果有人问我,《苹》或者《陶》或者其他的几篇短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我觉得我的回答肯定是:“我也不知dao。”比如说《苹》描述的就是一个女孩子在等待台风,什么都没有发生。她只是在等待着台风,什么都没有,也没有台风。我想描述的只是这样的一zhong焦灼的等待状态。令我自己再次读它的时候gan到心动的是一些很细小的情景。这些情景与事件无关,就好像四四在窗hu前面听到熊猫牌收音机收到的口琴声,以及四四和张五坐在晒台上chou黄骆驼,这只是一些情景。我的这篇短篇小说就是由情景组合而成的状态—焦灼—我只是想描述一zhong等待中的焦灼状态。于是在描述中,故事反而显得次要。故事是为能否表达chu状态而服务的,比如说《三点二十九分的镜子》中女孩子每天下午三点二十九分都会等待着同一面镜子的chu现,那时时间会静止。而在我写的时候,我首先gan受到的是一zhong时刻侵袭我的恍惚gan。我想描述它,但不是用语言来描述gan觉本shen,而是找到一个故事或者说是情节,用它来表达我所需要的恍惚gan,然后我才造chu了这样一个故事。如果不需要故事的话,用一个情景就可以完成,那么故事也可以消失。

这zhong描述的语言所带给我的兴奋,我在《陶城里的武士四四》中gan受得最shen。其实在写完了以后我就在想,可能并没有多少人能够真的看完我安排的所有故事情节,但是我觉得只要看了几段之后,就算不完整地知dao故事情节,可我所想传达的gan觉也应该能够如我所愿地传达chu去了。

《非非的意外枪击事件》是《四四》的chu3形。当然在《非》里面所描述的状态、情绪、gan觉是单一的,而《四四》是一个集合ti。焦灼,虚妄,嫉妒,希望等等。至于《四四》的情节,它是一个把所有的状态集中起来的框架,我并没有jing1心去安排它,甚至在我开始写的时候,我并不是很清楚接下去会发生什么。我能够控制住的是情绪,而情节的发展是随着情绪的升级而发展的。如果能够全bu看完的话,那么结尾的确也是一个我认为很妙的故事,可是这个故事在整个长篇里是看不清晰的。很多人看完以后可能对故事的印象淡薄,会不知所云,所gan受到的应该是一zhongnong1烈的语言所带来情绪,而故事被语言塑造chu来,又被语言所淹没了。

但在当时我并不知dao以此来支撑一个长篇是不是可行。 我也不得不承认,在《四四》的写作时,我gan受到一zhong文字排xieyu所带来的快gan,所以我写得很快,不曾修改过一个字,而我的确是忽视了读者。我在写的时候并没有把读者的因素考虑进去,因为在《四四》和之前的一系列短篇的写作中,到最后,文字的节奏好像已经同shenti的节奏rong合在一起了。我是自我封闭地在写的,我没有考虑过读者接受的这个角度,所以没有修改,因为怕毁坏了当时原生的状态。

《杜撰记》系列开始写作是在《四四》之后,几乎是抱着一zhong对以上写作态度的反省。当时我对于自己的写作有点怀疑,我在想一个读者不能够好好接受的小说是不是一个好小说。我对我以前放弃接受方观gan的态度表示怀疑了,于是就zuo了一些调整。调整的一bu分就是我不再注重于状态的描述,而开始选择叙述。

我记得我在开始《杜撰记》的时候曾经说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