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师说韩愈(3/10)

"spctrl"> [35]不必:不一定。

 [36]术业有专攻:学问和技艺上(各)自有(各的)专门研究。攻:学习、研究。

 [37]李氏子蟠:李蟠(pán盘),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38]六艺经传(zhuàn):六艺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注解经典的著作。

 [39]不拘于时:不被时俗所限制。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40]余嘉其能行古道。嘉:赞许

 [41]贻:赠送

 [42]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表示鄙视。 齿,原指年龄,也引伸为排列。幼马每年生一齿,故以齿计马岁数,也以指人的年龄。古人常依年龄长少相互排列次序。本句反映封建阶级的传统偏见。



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讲授

 2。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表否定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读,通"逗”阅读中的断句

一词多义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作“专门技艺人”讲)

 ③吾师道也:(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 拜师)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 传授)

 ⑧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 军队)

 【之】

 ①择师而教之: (代词,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 (指示代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些”、“那些”)

 ③古之学者: (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⑤句读之不知: (结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 )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助词,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