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吴良兄弟几个人如一群饿狼,争相从朱重八的水桶里抓出馒头,也不管上面沾了泥水与否,狼吞虎咽地大嚼起来。躲在枯树丛后面的空了跳了出来,指着朱重八骂:“好啊,寺里出贼了!”
朱重八开始有点发慌,但很快镇定下来,心想大不了还俗,不当这个和尚。他对几个伙伴说:“别怕他个秃驴,吃!”
徐达扑哧一笑,差点叫馒头噎住:“你摸摸自己的脑袋,还骂人家是秃驴呢!”
“好,好,你等着!”空了气得连一句完整话也说不出来了,见他们人多,怕吃眼前亏,便气急败坏地往回走。
朱重八故意气他:“出家人一粥一饭都是别人施舍来的,物归原主,这不是正理吗?”
吴良虽感到解气,却为朱重八捏了一把汗:“你犯戒啦,干脆和我们一起跑吧,这和尚别当了。”朱重八却拍着胸膛说:“大不了挨一顿棍子。你们饿急了,再来找我,我吃干的,不让你们吃稀的。”
听了朱重八的慷慨激昂之语,徐达、汤和等人感动不已。
汤和红着眼眶说:“重八,有你这几句话,将来就是为你赴汤蹈火,我也绝无半点怨言。”
不爱读经爱读史
佛性大师再偏爱朱重八,也不能向情不向理,在知客僧等人交相攻讦下,佛性不得不把朱重八叫到他的经堂里来训诫。
朱重八听他的话倒是如同过耳山风,眼睛盯着墙壁上挂着的用蝇头小楷工笔抄写的经文,他知道那是佛性日积月累的书法集成。佛性抹搭着眼皮,教训朱重八:“贫僧问你,偷窃斋食,犯了哪戒?”
朱重八目光炯炯,说:“十戒中没有斋食呀,只有不偷盗。”
佛性用力敲了一下镇尺,提高声音说:“竟敢巧言令色!”朱重八挺起脖子说:“师傅不是教弟子时刻不忘行善吗?今天我见有人快饿死了,拿了寺里几个馒头活人一命,不是胜造七级浮屠吗?”
“你的心地固然善良,但寺中也快断粮了,如今天下大旱,又是蝗虫成灾,瘟疫肆虐,饥民遍地,有谁还肯施舍于寺院?从明天起,皇觉寺每天只管僧众两顿粥,倘连粥饭也不可得时,贫僧也无能为力了。”
朱重八笑了笑,问佛性:“二十大棍还打不打了?”
佛性不过应个景而已,并不想认真调教他,便挥挥手让他走。朱重八面呈得意之色,斜了一眼敬陪末坐的空了,抬头挺胸地走了出去。空了埋怨长老太宠着他了,日后他不知要干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佛性说:“此子本不是方外之人,给他一口饭吃,为苍生养一英雄,也是佛门善举呀。”空了不明白长老所指为何,怔住了,心想难道朱重八日后会发迹吗?不然佛性对他的忍耐、宽容和庇护实在是讲不过去的…
那以后,佛性发现小和尚朱重八爱看杂书,不分良莠,拿过来就如饥似渴地阅读。有空就找佛性探讨,提的问题不俗,而且都很刁钻。佛性喜欢他求知的精神,便从头教他四书五经。从前朱重八家境好的时候,念过三年书,底子不厚,但悟性惊人。
这一天,佛性带一本《韩非子》来找朱重八,朱重八正在大雄宝殿如来佛前看经卷,神情投入,置身于青烟缭绕、经幡丛集的释迦牟尼像前,左手执经卷,右手握着木鱼槌,想起来就敲几下。
由于看得入神,连佛性大师进来他都没发觉。佛性见他看的是《金刚经》,就说:“想不到如净如此专心致志地读经了,可喜可贺呀。”
朱重八忙合上经卷,站起来长揖。佛性却发现经卷里夹着别的书,已露出边角来。他伸手拿在手中,抖出里边的夹带,原来是一本《玉壶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