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军的主力队携带眷属和辎重已经陆续走了两天,李自成同泽侯田见秀却不急着走,为的是照料大顺军全军撤退和长安百姓们
城逃难。他明白,如今士气十分不振,他如果先走,一旦有什么风
草动,军心就会彻底瓦解。因此他宁可冒些风险,也必须留在后边。由于他和田见秀的留下,稳定了军心民心,所以尽
长安城中谣言很多,不断哄传满洲人的先
队已经到了什么地方,如何残暴等等,但是城内秩序始终很好,没发生抢劫事件。正月十六日,李自成知
满洲兵来到长安还有两天路程,便率领数千亲军向蓝田方向
发了。
“臣遵旨!此是大事,决不敢误!”
李自成不等他说完,摇摇,忧虑地说:“谁晓得皇后此行的结果如何!倘若敌酋多铎到长安后派一骑兵向西猛追,不惟皇后从西北收兵南下之谋会成为泡影,说不定连她自
都有很大凶险。她走后,朕一直放心不下。”
“自古胜败乃兵家常事。今日仍然是胜负未决,陛下何必如此灰心!虽然从去年四月至今,我军接连失利,可是剩下的多是陕西弟,忠于皇上,也较
锐,远非乌合之众。随皇上去湖广的尚有十几万人。皇后去西边迎接从榆林撤退的数万人
,加上从甘、固、宁夏、西宁、临洮等地召集到的驻军,合起来也在十万人以上,再加上汉中、安康一带驻军,将是一支不小的劲旅,与陛下会师湖广…”
田见秀虽然对皇后的安危抱有同,但是他不能不安
说:“皇后智谋
众,又素为大顺将士们忠心拥
,必能逢凶化吉,纵有追兵在后,也会平安无事。何况补之和一功两将军接到陛下密谕之后,必能赶快从榆林突围,星夜赶至指定地方与皇后会师。不过十几天时间,皇后的
边就有数万之众了。”
大顺军走蓝田向商州撤退。当走过七盘岭时,因为山路险,积雪很
,风大天寒,许多妇女和老弱没有
骑,有的冻死在山上,有的
落悬崖。李自成追上大军,亲
看见这
情形,十分
“可是,倘若围攻榆林的敌酋阿济格穷追不放,使一功和补之无法到达指定地方与皇后会师,岂不糟了?”
下没有亲故,实在无可逃,也有的因家有亲人患病或年老
弱、
逃不能,总之有不少人家不得不留在长安城内,听天由命。
李自成的心情很,几乎是茫然无计。稍停片刻,他又望着田见秀嘱咐说:“我们原想着有黄河与潼关之险,榆林又是用兵重镇,可以凭借地利人和,固守陕西,等待局势变化,所以不
陕西百姓多苦,在各州县
迫征粮。宁招民怨,不缺军饷…”
“不。陛下太过虑了。我大顺守榆林之师,颇为
悍,一功和补之又是两员名将,必能利用三边险要地形阻挡追兵。岂能使敌人长驱前
,如
无人之境?”
“请皇上务必宽心。只要到湖广站稳脚步,收拾江山不难。”
“玉峰,陕西父老都期待我坐稳江山,救百姓于火之中。我也是这样想的。后来在山海关战事失利,退
北京,又失去山西,我还想固守陕西,等待时机反攻。唉,不料到我们大顺的国运竟然如此不济:黄河不能守,潼关不能守,延安和榆林也不能守,如今连京城也丢给胡人!长安存的粮
,能够带走的都带了,余下的还有很多。怎么办呢?玉峰,你明天下午务必退
长安,从七盘岭这条路追赶大军。你临退
长安时,再带走一
分粮
,其余的,放火烧掉,不要留给敌人!…玉峰,这是一件大事!”
李自成屏退左右,叹了气小声说:“唉,玉峰,前年十月,我们不放一箭,不动一刀,
长安,士民放着鞭炮,夹
迎,不料竟有今日!关中父老原来都盼望我早日登极,建立统一大业,使天下苍生得享太平之福。今日落得这样结果,使我无面目再见关中父老。奈何!奈何!”
田见秀说:“是的,陛下,我们建都长安之后,关中父老并没有得到好,反而日
更苦了。”
他留下田见秀和大约一万人殿后,晚他一天撤走,以便安排尚未
城的长安百姓尽可能
城逃难。田见秀将他送过灞桥,看见皇上的神
愁惨,他自己也
大势已去,没有指望,但还不得不对自成劝解说:
李自成知田见秀本来与李岩一样,不赞成他急于去攻破北京,担心有意外挫折,退不能守。当时他轻视田见秀过于瞻前顾后,持重有余而
取之心不足。如今他猛然想起来当时田见秀和李岩的意见,悔恨
集。然而他此刻更觉心中难受的是想着对不起关中百姓,甚至是无面目再见家乡父老,不觉叹一
气,声音打战地接着说:
李自成又抬向长安的方向望一
,不再说一句话,勒转
,将鞭一扬,在一大群扈从亲兵亲将的簇拥中往七盘岭的方向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