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八章(2/7)

夫人说:“是的,后来情况跟以前就不一样了,以前谁都能够见我们先皇帝说话,后来就不容易在他的面前说话了。他周围有文臣武将一大群,一层一层文武官职都设立了,他在上,有些话也听不去了。”

“是的,娘娘,我就是红霞。”

尼姑仰起来,泪纵横,呜咽不止。夫人看着,似乎面熟,但记不清了,问

女说:“看样不是。她能够来,一定有她的办法,只是我们都没有问。送她上山来的是个老兵,他什么也不知,只知派他护送尼姑上山,拜见太后娘娘。”

夫人心中又一动,忙问:“红娘现在哪里?”

尚神仙立刻站起来,告辞退女们带着宝剑,站到夫人两边。随即尼姑躬走了来。她竟然没有行佛家的双手合十礼,而是扑下去向夫人行了三跪九叩大礼。之后伏在地上呜咽哭泣。

夫人更加奇怪,对尚神仙说:“尚大哥,你先退避一下,我让她来见一见。”

夫人听了,心中起了疑问:这王屋山上没有认识的人哪,为什么跑这么远来见她呢?便说

夫人说:“我听说李公就有担心,连田玉峰也有担心,只是他们不肯多说话,更不肯面劝谏先皇帝罢了。”

女说:“她带有一铁禅杖,如今放在门外,没有带来。”

模就像那么回事情了。人们只想着胜利,没有想到会遇着挫折;只想到胜利后再去恢复农桑,召集亡,安抚百姓,没有想到先恢复农桑,安抚百姓,再兵夺取江山。本末倒置了。这不是我们先皇帝一个人思虑不周啊,当时满朝群臣都是如醉如痴,纵然有人想说句劝谏的话,也不敢张,更不敢在朝廷力争。”

红霞哭着说:“自从李公被杀以后,我们年年都在想念太后。在先皇帝和太后离开长安以前那半年的时间中,我们几次要去寻找太后,寻找皇上,为李公兄弟辩冤。”

尼姑伏在地上说:“方外人特从王屋山来叩见娘娘陛下。”

这时忠王妃了二门,红霞赶站起来迎接。等慧英走到面前,她双手合十,念了句:

“我不是梦吧?”

“我确实是红霞,奉红娘之命,特来寻找太后。”

红霞抬起来问:“忠娘娘是哪一位?”

夫人赶快说:“辩冤的事不用提了。李公兄弟被杀之后,先皇帝已经后悔了,明白杀得冤枉,可是后悔也来不及了。后来就派人打听你们的下落,始终得不到音讯。你们到底到哪里去了?怎么会在王屋山上?又削发当了尼姑?”

“你们都坐下吧。同红霞不见面已经二十年了,她和红娘没有忘记我们,我们也一直记挂着她们的生死。没想到在目前这样局面下,红霞会来到这里,我真是梦也没有想到!红霞,清兵四面包围很严,方圆二百里内,人的路都断了,你怎么会到山寨的?”

“红霞,你是红霞吗?”

红霞说:“我知

女说:“她一定要见见太后,说太后看见她就会认识的。”

夫人说:“如今清兵包围得十分严密,远路尼姑如何能够来到,莫非是个细?”

“你到底是谁?”

夫人问:“你从哪里来?”

“是近的尼姑吗?你给她散碎银,让她走吧。”

慧英一把拉住她,来不及仔细打量她的面孔,不觉痛哭失声。红霞也痛哭起来。夫人和女们见此情景,也都非常难过,低落泪,哭了一阵。红霞刚刚坐下,尚神仙和王长顺听说了,不等传呼,也一起赶了来。红霞看见他两个,都是满白发,胡须如银。而王长顺因为受伤次数太多,看起来比尚神仙要衰老得多,走路时右瘸得很厉害。大家又一阵伤心。稍微平静一后,夫人吩咐说:

夫人说:“就是你慧英妹妹。先皇帝离开西安往北京去前几天,她同双喜成亲了。只过了几天夫妻生活,双喜就随着闯王到北京去,战死在山海关。闯王退回陕西境内后,追封双喜为忠王,你慧英妹妹就被称为忠王妃,大家又称她忠娘娘。唉!随着我生人死的姑娘们没有一个有好的下场。慧梅你是知的,在杞县圉镇自尽。黑妞随着你们在娘关抵御吴三桂和亲兵,阵亡了。慧琼嫁给张鼐,在江西打仗的时候,张鼐受了伤。她为保护张鼐,起来扑向清兵,结果受伤被俘,不久便被杀害了。如今只剩下慧英在我边。她同双喜只了几天夫妻,也没有留下遗腹,守寡守到今天。我边的姑娘没有一个有好的下场。”说罢痛哭不止。

“阿弥陀佛,可见到你啦!”

红霞说:“太后娘娘,说来话长,容我慢慢奏来吧。”说罢伏地痛哭,哽咽得不能声。

夫人又问:“她一定要见我吗?”

夫人到奇怪,问:“她带有什么东西呢?”

刚说到这里,一个来向夫人禀报,说有一个中年尼姑,从九莲坪被护送上来,要拜见太后娘娘,现在门外等候。夫人问:

夫人猛然一惊,再仔细看看,虽然相隔近二十年,可是这尼姑的睛、鼻还是红霞的样,只是脸上有许多皱纹,加之风尘仆仆,大大不似当年了。特别是发已经剃光,穿着黑僧衣,更不像当年的青年女将红霞了。夫人不觉潸然泪下,哭了起来,哽咽着说:

尚神仙说:“我常常回想,李公到得胜寨以前给闯王那一封长信,说了夺取江山的建议,就是以河洛这一带为立脚地,然后占领整个中原,再一步人关中,暂且不去夺取北京,先派人到山东截断漕运,再把山西全境占领,这样北京等于一座死城。把这些地方都经营得差不多后,再从山东山西两路兵北京,如同瓜熟落,唾手可得。这么好的建议,可惜后来被大家忘得一二净。”

女说:“不是近尼姑,是远路来的。”

尼姑哭着说:“我本名红霞,太后你怎么忘了?”

尚神仙说:“唉!李公脑总是很清楚的,可惜后来死得不明不白,到底他回河南是不是要为着自己别图发展呢?”

夫人说:“那时候我们上上下下都急于夺取崇祯的江山,万没有想到胡人会来。”

尚神仙说:“胡人要来,是明摆着的事情,可是那时候文武群臣志得意满,都没有把胡人放在心上。否则去北京的时候可以多去一些兵,譬如说去三十万或二十几万,胡人来了,我们也不会败给他们。可惜呀可惜呀,一步棋走错了,吃了轻敌的亏。当时胡人来,大顺军对它狠狠地打一仗,北京城就不会失守,说不定吴三桂也不会投降胡人。北京不丢掉,河南山西各地也就稳定下来了。可惜呀可惜呀,当时竟然没有一个有远见的朝臣向先皇帝提建议。”

“你抬起来,让我看一看。”

夫人泪说:“你等一等,等一等。忠娘娘也天天挂心着你们。我叫她来同你见面,一起听一听吧。”随即命一个女,赶快去请忠娘娘前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