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百零六章大风起兮六(2/3)

杨凌默然半晌不语,慢慢伸手拿起面前酒盏,半杯残酒已然冰冷,他也不喝,只是拿在手里把玩,看着酒在盏中轻轻晃动,在灯火下显琥珀般的彩——晋王家宴用酒,也是一等一的好酒。

明军能够保持这样持久的战斗力,不仅仅是因为明朝本就不是一个民风柔弱的朝代,无论是明朝的帝王还是百姓,都有着刚毅不屈的格,无论是历史上著名的“嘉定三屠”还是“扬州十日”,当看到“留不留发,留发不留”这样的言语,当看到“自闰六月初,嘉定人民自发起义抗清,两个月内,大小战斗十余次,民众牺牲两万余,史称‘嘉定三屠’”这样的记载,即使你对那一段历史从未过问,你也不可能不为之动容。

彦却还不肯放过杨凌,又最后问了一句:“若女真势大,韩岳应付不得,则晋王当如何?”

正气明朝,明朝军队的单个战绩在世界上不是最好的,但是明朝确实是古代世界上所有历史超过了百年的帝国之中,唯一没有与其他国家或势力签定任何不平等条约,也唯一从不向任何势力屈服的王朝——哪怕是暂时的,明军是世界上在国家亡国后,抵抗时间最久的——他们持抗击清朝达38年之久。?

可是明朝的每一个皇帝,却没有一个是的,你看如崇祯皇帝天殉国,你看如正统被俘却决不求饶,你看如隆武战死沙场,你看如绍武被俘,绝自杀…?

而从明英宗开始再到明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崇祯,则是国难临也没有舍弃皇都自己逃跑,这正是“君王死社稷”?

杨凌缓缓的“曾经杨某人看过一杂谈异事,里面讲到了一个国度,那个国度叫大明,祖训曰,‘有明一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明朝的皇帝有好的,有玩的,有荒谬的…

凌暂时不对北地事有所动作,只是在汴梁静观,可是汴梁中人和天底下杨凌的敌人,难就能让杨凌好端端的在汴梁安坐?

明朝建国的时候定都在南京,后来则迁都北京,迁都的目的,则是为了“天守国门”?

没错,你多半知朱元璋当初起兵的时候有多么勇武,多半也听过后来成了永乐大帝的燕王朱棣是多么英明,你也多半听过正德皇帝朱厚照是多么的“荒唐”…

杨凌缓缓的向两位智那个叫大明的故事…

宇文虚中神一振,盯着杨凌,这也是他最关心的,杨凌始终要站住边关,不肯将大军撤回汴梁,万一神策军守不住河东,晋军守不住河北,甚或只要一路遭致败绩,则杨凌该当如何应对?这可关系到自家所在这个团的生死存亡!

长期为明朝边患的是蒙古,而汉朝则是匈,很多人总是认为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是奇耻大辱,也是无能的表现,可是汉祖当年也被匈兵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而汉祖最后的解决方案,则是由汉朝去给单于的阏氏送礼,请她枕边风,这样才放了汉祖一条生路;而明朝则断然拒绝蒙古索求财换英宗的要求,英宗皇帝也是宁死不降,最后明朝另立新君,一举打败了蒙古,正所谓“天守国

两支大军,各自应对女真宗翰和宗望军团,韩岳二将就能独力应对灭辽的女真敌?他苦恼得直想叹气,原来以为在杨凌幕中,理理财账,日安闲,倒也过得,现下风光是风光了,今后也是最快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报复,但是这凶险却远过从前何止百倍?人有所得,必有所失,真不知晋王这一路走来,爬到如今地位,是如何熬过来的!

如果去看明朝战史,你会发现明军无论多么惨,面临的情况有多么危急,都绝不用女人换取和平,绝不割地赔款,哪怕如暴民大军压城,哪怕如瓦刺大军围攻首都,哪怕如皇帝不幸被俘…不论是哪情况,都绝不认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