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诏书,天子要他攻打冀州,大将军又将怎么办?太傅大人和大将军打起来了,大将军手下的那些幽州旧将又会如何选择?
大将军急需一个攻打幽州的借口,所以他要把公孙瓒放回去,或者,他要把公孙瓒赶回幽州去。公孙瓒要报仇,要打大将军,那么,大将军就可以起兵攻打幽州。至于太傅大人,将来,大将军可以把他送到长公主身边,可以让长公主和朝廷的一帮老臣们去慢慢说服他。或者,大将军为了永绝后患,干脆趁着攻打幽州的机会…
麴义后心一凉,感觉不寒而栗。大将军变了,我以为公孙瓒狠,现在看来公孙瓒算个屁啊。公孙瓒把人不当人,大将军又何尝不是这样?放走公孙瓒,打幽州,将来要死多少人?但大将军振振有词,没有一丝一毫的顾惜之意。也许,在今日大将军的心里,为了拯救社稷,为了他个人的声名,牺牲多少将士都是值得的。
麴义看了一眼长发飘拂的李弘,悄悄退了一步,站在了朱穆身后。大将军重新披散长发后,一切都变了,杀气越来越浓了。
朱穆扭头看看麴义,两人四目相望,无言以对。
“大将军,还有一个问题…”朱穆小心翼翼地问道。
“我们到底什么时候讨董勤王?”李弘象是在问朱穆,又象是在自言自语“振兴社稷是不是一定要改制?如果一定要改制,什么时候合适?是在拯救社稷的时候,还是在拯救社稷之后?”
打下冀州之后,不论有没有幽州的事,北疆的境况都会得到改善。此时,朝廷会再次提出改制。改制和振兴社稷是紧密相连的两件事,逃避是逃避不了的,必须要正视,要面对,要解决,要实施。既然朝廷要改制,那么就要牵扯到讨董勤王一事。朝廷不想讨董勤王,李弘也不想,但北疆强大了,朝廷和李弘不去讨董勤王,总要有个理由,否则,何以取信于天下?天下人都不信任朝廷和李弘,那改制如何推行?李弘成了大汉逆贼,朝廷在天下人的眼里成了李弘的一个府衙,那朝廷还有什么威信可言?还谈什么振兴社稷?
所以,北疆军必须要打仗,要保证有足够的战事。即使河北一地没有战事,也要到黄河以南去打仗。总之,只要北疆军被战事拖住了,那么讨董勤王就不可能实现。
从目前来看,渡河去打兖州显然不合适,因为后方不稳。我们必须彻底掌控幽州,没有后顾之忧了,我们才能南下攻打叛逆,稳定州郡。
李弘解释了一下,然后问道:“现在,你们认为公孙瓒是不是应该放?”
麴义一言不发,躬身领命,飞身上马而去。
朱穆躬身说道:“我都忘记大将军主掌国事了。如今大将军手里掌握着社稷的危亡,汉祚的命运,大将军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实在无须告诉我们。”
李弘轻声叹息“我亲自到冀州主持兵事,就是担心麴义处理不好,坏了大事啊。”
“公孙瓒死了,幽州的事就麻烦了。”朱穆点头道“这个我能理解,毕竟公孙瓒南下,是太傅大人的命令。如果大将军把幽州军灭了,把公孙瓒杀了,对太傅大人来说,无论是脸面还是实力,都损失巨大,太傅大人无论如何不会善罢甘休。现在大人让公孙瓒带着残兵败将逃回幽州,也算是给了太傅大人一个台阶。不过,我听说太傅大人和公孙瓒之间矛盾很深,如果公孙瓒回到幽州,和太傅大人发生冲突,那太傅大人的性命…”
“公孙瓒不会对太傅大人不利的。”李弘自信地说道“太傅大人是我的故主,也是他的故主。即使他们之间有矛盾,但以公孙瓒的性格,断然不会杀了太傅大人。”
朱穆忧色重重“大将军,如果我们把公孙瓒赶到青州,让公孙瓒形成霸占青州的事实,那么,以太傅大人和公孙瓒之间的矛盾,他会不会理解大将军今日所为,从而继续尊奉朝廷?”
“公孙瓒先后平定了冀州和青州的黄巾之乱,这是事实,也是他的功劳,太傅大人不会看不到,他不会相信我的。”李弘叹道“太傅大人是个刚直不阿的人,我不想伤害他。”
公孙瓒带着大军杀到清亭。
不待公孙瓒的大军站稳脚跟,穆斯塔法率先带着铁骑杀向了幽州军的左翼。公孙范率军迎敌,乌拉尔山铁骑且战且退。
就在这时,北疆军背后一片大乱,报警的战鼓一声高过一声。
穆斯塔法看到令旗连摇,大吼一声“回头,回头击杀幽州援军…”
乌拉尔山铁骑呼啸而退。公孙范大喜,挥军猛攻。公孙瓒不听关靖的劝阻,带着白马义从随后跟进。铁骑大军竟然奇迹般地杀出了北疆军的包围。
刘备和四千将士抱着必死之心,一路狂攻。突然,他们看到了公孙瓒的战旗,看到了飞奔而来的幽州铁骑。刘备大喜,纵声狂呼:“兄弟们,撤,撤…”
公孙瓒远远看到“刘”字战旗,看到浑身浴血的刘备,泪水顿时模糊了双眼“好兄弟。”
两人合兵一处,急速向界桥退去。
幽州军的步卒被挡在了包围圈内,全军迅速崩溃。
穆斯塔法和祭锋带着铁骑一路追击,刘备带来的幽州精锐步卒因为无法跟上铁骑的撤退速度,全军覆没。
界桥上空浓烟滚滚,杀声震天。
公孙瓒和刘备大惊失色,带着五千多铁骑象飓风一般向界桥冲去。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三章狂风暴雨第十四节
留驻广宗城的校尉段炫听说幽州军的一支奇兵突然占据了界桥,并且主力已经南下后,立即组织人马,向界桥展开了反攻。
今天北疆军正在开鲁亭攻击幽州军,如果大军长时间得不到军械补充,将士们的伤亡不但会大大增加,公孙瓒也有可能杀出重围。为此段炫忧心如焚,挥军猛攻。虽然城内只有一千多兵曹营的士卒,但他们有犀利而充足的军械,这极大地弥补了兵力上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