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这样的主意?”
宝琴乖乖点头“春风苑里有个写字漂亮的小倌,我便叫他托人拿去卖了,他得七成我得三成。”
李惟暗道生财有道这四个字果然该用在宝琴头上,却故意不说话。宝琴双臂挂在他的脖子上,开始灌迷魂汤:“夫君,我算过了,虽然笔墨宣纸也费钱,但曲城有个卖字画的老板我原来就认识,可以多给我们一些分成,只赚不赔。”
嘿,这个时候倒一口一个夫君,李惟蹙起眉“只赚不赔?纵然纸笔费不了太大成本,我白天干活,晚上还要写字,这笔账该如何算?”他装得正经,嘴角却终归泄露了一丝笑意。宝琴心领神会,不由气道:“你这个坏蛋,你待如何?”
李惟笑道:“我写字,你研墨铺纸,端茶送水,捶背揉肩。我写完字,定然又累又饿,最想吃光溜溜的小猪,你可要洗干净了好好端上来。”宝琴气得咬了一口他的脖子,恶狠狠道:“好!”***
二月草长莺飞,十九那天是李秀才的忌日。李家肉铺闭门休业,镇上的人都知道李惟要去祭扫,前几日开始便陆续有人送来香烛纸钱。李秀才生前一身读书人的清高之气,不如许先生平易近人,但他在镇上开了学馆,足以叫许多人心存感激。
李秀才的墓在镇郊山上,与早逝的夫人合葬在一起。李惟和宝琴挎着篮子上山之前,先绕路去了趟学馆。走得老远便听见孩童的欢笑,而非往日的琅琅读书声,李惟和宝琴好奇地对看一眼,抬头却望见天上数只纸鸢,飞得极高几乎没入白云。
许先生坐在学馆前,搬了把椅子晒太阳,含笑看着周遭小儿嬉闹。他转头看见李惟二人,笑道:“你们来了?”两人走近,许先生淡笑道:“天气那么好,倒不舍得把孩子关在书斋里,便叫他们出来玩了。”
李惟迟疑了一下“先生,今日可要随我们一起上山?”许先生摇头,拍了拍膝盖,叹道:“老了,腿脚不灵便,爬不了高处。你们且等我一下,我有些东西,替我拿去烧给你爹。”他起身往屋内走,宝琴细细看去,许先生的背影果然略带蹒跚。
他虽常将老字挂在嘴上,其实不过四十出头,人生得面白文秀,丝毫不显老态。但今日的许先生却似一夜沧桑,阳光灿烂之下的身影竟透出几分萧索。
宝琴一错神,许先生拿了一叠纸走到两人面前,递给李惟“你爹过世前几日,扭头望窗外春景,念叨着要做一篇贺早春的文章。他不在了,我试着做了几篇,也不知入不入得了他的眼?”
李惟恭敬接过,仔细收入怀中“爹读过之后一定会高兴的。”二人别过许先生,便往镇郊走去。李家之墓建在半山腰,宝琴第一次上山,忍不住东张西望。李惟拉住他的手,嘱咐他小心脚下,山上甚少住人,只有些樵夫猎户来往,故山路修得马虎,不算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