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
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
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神精神无所不往,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造的登峰造极之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因为,自由、艺术和美是三位一体的,因自由而艺术,因艺术而产生美。相传在杜康造酒的时候,找来了文人、壮士、疯子三种人的血液,并在酉时的时候将这三滴血溶合在一起,就酿出了极其美味的液体,杜康叫它“酒”所以,酒是和这三种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折冲樽俎,狂傲不羁。这是酒的性格!
如此,关于酒文化的典故自然纷繁多趣。酒仙。‘五花马,千金裘,呼尔将出换美酒’。这是历史上著名‘酒仙’李白的畅饮情景。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云:‘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酒狂。古人饮酒至酒酣时孤傲不驯,放狼自任,轻佻礼疏。唐天宝初年春,一日唐玄宗与贵妃在兴庆宫沉香亭畔赏牡丹,忽听楼上李白饮酒狂歌:‘三杯通大道,一半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莫为醒者传’。太监连忙上楼大呼:‘奉旨宣李学士见驾!’谁知李白全然不理,口中念道:‘我醉欲眠君且去。’太监无奈,只得扶他进兴庆宫。玄宗见李白烂醉,忙命宫女含水喷其面,并亲自递来醒酒汤,李白睁眼一看,便要玄宗赐酒。
玄宗关切地说:‘你刚清醒,再醉怎么办?’李白答曰:‘臣斗酒诗百篇,醉后诗如泉。’酒义。许慎《说文解字》上说,酒既可以制造出吉利,也可制造凶光。
《战国策。魏策》:‘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又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果不出所料,他的后代以酒为乐,朝夕狂饮烂醉,忘乎所以,招来灭国之祸。酒谋。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曹丕设酒宴以甘蔗作剑胜邓展将军;秦昭王之‘平原十日饮’;项羽之‘鸿门宴’;曹孟德‘青梅煮酒论英雄’;张献忠与李自成之‘双雄会’,均于饮酒中施行计谋。
这些计谋至现在还有人仿效,且多有得逞。酒战。战国时期,楚国令合诸侯时,鲁国和赵国都给楚王献了酒。赵国的酒醇厚,鲁国的酒淡薄。
楚国主管酒的官吏私自向赵国要酒吃,赵国不给,这酒官羞怒之下,偷换了两国进献的酒,并说赵国不把好酒献给楚王。
楚王动怒而下令进攻赵国,把赵国的邯郸城围困起来。这场‘鲁酒薄邯郸城围’的酒战,可谓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说了这么多,嘴角有点干,端起酒杯,饮尽杯中之物,再朝三女看去,不知何时已然杯中空空也。第二瓶开启,再都满上。
“吃菜,吃菜,这么多美味佳肴可别都浪费了。”我招呼着。许文感觉脸色有些发烫,抚了抚脸颊,拿起筷子,笑道:“哦,跟听故事似的,差点给听迷了。”“可不是嘛,你看我都把杯中的红酒给喝完了!”玉卿惊讶道。“哎呀,我也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