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四释亲第四(3/3)

道者,妻皆妇道也。谓弟之妻妇者,是嫂亦可谓之母乎?故名者,人治之大者也。可无慎乎?”郑注云:“道犹行也。言妇弃姓,无常秩,嫁于父行则为母行,嫁于子行则为妇行,谓弟之妻为妇者,卑远之,故谓之妇。嫂者,尊严之称,是嫂亦可谓之母乎?嫂犹叟也,叟,老人称也,是为叙男女之别尔。若已以母妇之服服兄弟之妻,兄弟之妻以舅子之服服已,则是乱昭穆之叙也。治犹理也。父母兄弟夫妇之理,人伦之大者,可不慎乎!”《大传》曰:“同姓从宗,合族属;异姓主名,治际会。名著而男女有别。”是别嫂妇之名也。郭云“犹今言新妇”者,以时验而知也。至今犹然。注“今相呼先后,或云妯娌”○释曰:《广雅》云:“娣姒妯娌。娣姒,先后也。”世人多疑娣姒之名,皆以为兄妻呼弟妻为娣,弟妻呼兄妻为姒,因即惑于斯文,不知何以为说。今谓母妇之号,随夫尊卑。娣姒之名,从身长幼,以其俱来夫族,其夫班秩,既同尊卑,无以相加,遂从身之少长。《丧服·小功章》曰:“娣姒妇报。传曰:娣姒妇者,弟长也。”以弟长解娣姒,言娣是弟,姒是长也。《公羊传》亦云:“娣者何?弟也。”是其以弟解娣,自然以长解姒。长谓身之年长,非夫之年长也。此云“长妇谓稚妇为娣妇,娣妇谓长妇为姒妇”者,止言妇之长稚,不言夫之大小。《左传》成十一年,穆姜谓声伯之母为姒;昭二十八年传,叔向之嫂谓叔向之妻为姒。二者皆呼夫弟之妻为姒,岂计夫之长幼乎?上云“女子同出,谓先生为姒,后生为娣”郭云:“同出谓俱嫁事一夫”也。事一夫者,以己生先后为娣姒,则知娣姒以已之年,非夫之年也。故贾逵、郑玄及杜预皆云兄弟之妻相谓为姒,言两人相谓,长者为姒,知娣姒之名不计夫之长幼也。

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姑舅在,则曰君舅、君姑;没,则曰先舅、先姑。(《国语》曰:“吾闻之先姑。”)谓夫之庶母为少姑,夫之兄为兄公,(今俗呼兄钟,语之转耳。)夫之弟为叔,夫之姊为女公,夫之女弟为女妹。(今谓之女妹是也。)子之妻为妇,长妇为嫡妇,众妇为庶妇。女子子之夫为鲴恪|鲴阒父为姻,妇之父为婚。父之党为宗族,母与妻之党为兄弟。父之父母、鲴阒父母相谓为婚姻。两鲴阆辔轿亚。(《诗》曰:“琐琐姻亚。”今江东人呼同门为僚鲴恪#└局党为婚兄弟,鲴阒党为姻兄弟。(古者皆谓婚姻为兄弟。)嫔,妇也。(《书》曰:“嫔于虞。”)谓我舅者,吾谓之甥也。(○公音钟。嫡音的。嫔音频。) 婚姻。

[疏]“妇称”至“婚姻”○释曰:此别夫妇婚姻之名也。《说文》云:“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白虎通》云:“夫妇者何谓也?夫者扶也,以道扶接。妇者服也,以礼屈服。”“谓之舅姑者何?舅者旧也。姑者故也。旧、故,老人称也。夫之父母谓舅姑何?尊如父而非父者舅也,亲如母而非母者姑也。”郑注《丧服传》云:“女子子者,子女也,别于男子也。”《说文》云:“鲴悖女之夫也。从士从胥。”闻一知十为士。胥者,有才知之称。故谓女之夫为鲴恪!豆阊拧吩疲骸包鲴阄街倩。”《方言》云:“东齐之间,鲴阄街倩。”《白虎通》云:“婚姻者何谓?昏时行礼,故曰婚。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注“《国语》曰:吾闻之先姑”○释曰:《鲁语》:季康子问于公文伯之母曰:“主亦有以语肥也。”对曰:“吾能老而已,何以语子?”康子曰:“虽然,肥原有闻于主。”对曰:“吾闻诸先姑曰:‘君子能劳,后世有继。’”子夏闻之曰:“善哉!商闻之曰:‘古之嫁者,不及舅、姑,谓之不幸。’夫妇,学于舅姑者也。”是矣。注“《诗》曰:琐琐姻亚”○释曰:《小雅·节南山》文也。刘熙《释名》云:“‘两鲴阆辔轿亚’者,言每一人取姊,一人取妹,相亚次也。又并来女氏,则姊夫在前,妹夫在后,亦相亚也。”注“古者皆谓婚姻为兄弟”○释曰:《礼记》:“曾子问曰:‘昏礼既纳币,有吉日,女之父母死,则如之何?’孔子曰:‘鲴闶谷说酰如鲴阒父母死,则女之家亦使人吊。’”郑注云:“必使人吊者,未成兄弟。”又云:“父丧称父,母丧称母,父母不在,则称伯父、世母。鲴阋言幔鲴阒伯父致命女氏曰:‘某之子有父母之丧,不得嗣为兄弟,使某致命。’女氏许诺而弗敢嫁,礼也。”是古者谓昏姻为兄弟,以夫妇有兄弟之义。或据鲴阌谄拗父母有缌服,故得谓之兄弟也。注“《书》曰:嫔于虞”○释曰:案《尧典》:群臣共举舜于帝“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鸾刀女于妫溃嫔于虞。”孔安国注云:“降,下。嫔,妇也。舜为匹夫,能以义理下帝女之心于所居妫水之溃使行妇道于虞氏。”是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