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十一(9/10)

制作的乐器进行调音就会有一定的声音发出来,这样制造钟磬的人先根据音律对其调音,然后挂在边上使用。在奏乐时各类乐器都将钟磬作为均,就能做到都与音律相应。至于在殿堂之上举行宴会,边上未挂钟磬,但因笛的音调足确定了的,故各种弦乐器和歌唱都可依据笛声来正音。这样笛的作用就和钟磬差不多了,它必须与音律相合。如果像列和所回答的那样径直随意去制作,轻率地短了一寸,则七孔的声音作为均就不知与哪一律对应了。声调是否合适,没有办法检测校正。衹取能够吹奏有声的竹笛,是没有严格的规定的。这样就命令部郎刘秀、塑昱、旦艳、魏塑等人与笛工共同去制笛,工人负责制作,管音律的人确定其声音对应的音律,从而做到乐器规格有明确的规定,它的声音作为均也就协调了。

荀勖又问烈扣:“如果不知道音律的有关定义,奏乐和音均都有高亢和低沉的音调,以什么来称呼它们呢?”列和回答:“每当奏乐时根据唱歌者声音的高低使用长短不同的笛子。如声音低沉的用三尺二的笛子,就称呼它为三尺二调.声音高亢的用二尺九的笛子,则称呼为二尺九调.谨、魏流传来都是使用这种方法。”按照《周礼》奏六乐的记述,是奏黄钟的乐曲,唱大吕的歌调;奏太簇的乐曲,唱应钟的歌调。都是根据音律的名称来表示歌唱和演奏的音调高低的。而型趣说用二尺、三尺为名称,虽然汉、魏时就已使用,却是通俗而不标准的。令太乐郎刘秀、邓昱等人依照音律制作笛子,三尺二寸与无射律相应,如果要用长的笛子,管理奏乐的人说:“请奏无射之乐。”《周语》中讲到:“无射传扬才智超群的人的美德,要人们遵行向往。”二尺八寸四分四厘与黄钟律相对应,如果要用短的笛子,管理奏乐的人就可说:“请奏黄钟。”《周语》中说:“黄钟传播培养六气九德。”这样唱歌和奏乐的意义就能和儒家经学和礼仪符合,在古代经典中查核,它在体制上是高雅的。

《尚书》中说:“我要听六律五声八音是在于治理懈怠的习气。” 《周礼》中记载有六律六同。《礼记》中又说:“五声十二律,轮转一周后又回到宫音。”刘邀、坦回所写的《律历志》中也记有十二律。惟有基庆才创立了六十律,到汉童童时这一方法已经失传,蔡邕虽然对京房的话进行了追记,但也说“现在没有能用六十律的了”依照古代经典和现在音律家所用的六十律,都没有在音乐上应用。现按照经典的记述,用五声十二律轮转一周又回到宫音的规定,绘制了十二根笛子的图样,在图的旁边记有注解,如同分类。看图不如看笛的实物明了,所以又重新制作了蕤宾伏孔笛。其有关规定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