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十四(7/10)

表示吉祥,寄托着繁衍后代的美意。如今皇储崇聘妃子,礼制上应当以远古为准则,有关皮玉等美物,应当全数备办。《礼》称束帛俪皮,则珪璋数量应当同于玉璧数,熊熊及纹豹,各应用二二头。’长兼国子博士虞稣议论说:‘考查《仪礼》所载纳征,衹说用黑色和浅红色的束帛杂皮而已。《礼记。郊特牲》说虎豹皮与玉璧,不是虚作。则虎豹皮,显然可以用两张,珪璧还足仍旧各用一为好。’参考孙说、虞稣二位的议论并无不同,如今增加珪璋各一,豹熊罢皮各二,认为虞稣的建议比较允当。”诏令同意。

晋武帝泰始十年,准备聘拜三夫人九嫔。有关部门上奏:“礼制规定,聘皇后用谷珪,没有妾媵礼贽的制度。”诏令说:“拜授可以依照魏压旧例。”于是亲临前殿派遣使持节兼太常拜夫人,兼御史中丞拜九嫔。

选、翘的礼制,公主居于本第,娶公主者门与公主结婚。司空王朗认为这样不合礼制,此后便改革了。

凡是派遣大使封拜皇后、三公,以及为皇太子举行冠礼和封拜藩王,皇帝都要亲临前殿。其仪式是,太乐令在前一天摆设余石四厢之乐于殿前。时间到了凌晨二刻,侍中、侍臣、冗从仆射、中谒者、节骑郎、虎贲,旄头遮列,五牛旗等都进入。虎贲中郎将、羽林监分别侍立端门内两侧。侍御史、谒者各一人监护端门。廷尉监、乎分别侍立塞西中华门。时间到了三刻,殿中侍御史启奏打开殿的殿门、南止车门、宣阳城盟。军校、侍中、散骑常侍、给事黄门侍郎、散骑侍郎走:殿堂分列在御座两旁。尚书令以下应当进阶的人员依次而入。治礼官引领大鸿胪进入,陈列九宾。时间到了四刻,侍中卜奏:“外面已准备完毕。”皇帝便穿着衮冕之服,登上太堑巡,面临前殿南面。谒者走上前向北面一拜。然后跪下启奏:“大鸿胪臣某稽首说,群臣已各就各位谨禀告。”侍中代皇帝宣制说:“可以。”谒者唱赞下拜,在位者便都跟着二二拜。大鸿胪口中称臣一拜,然后仰头启奏:“请求开始仪式。”侍中代皇帝称制说:“可以。”鸿胪便举起手来说:“可以行礼了。”谒者便引领护卫各位负有使命者应当入拜者各就拜位。这时四厢音乐响起。将要开始行拜礼时,音乐便停止了.礼仪完毕后出来。官府有这方面的详细记载。

过去每年元旦,常常设置苇茭桃梗,分别在宫门及百寺门肢解鶸,用以驱除恶气。《汉仪》的记载,则是仲夏之月设置,有桃木刻制的辟邪饰物,没有肢解鹳的做法.考查明帝大兴驱除恶秽的礼仪,所以何晏禳祭的议论根据鸡牲供给攘衅之事,断定磔鸡的仪式应当是起源于魏。桃卯本来是漠代所推崇的,卯金又应当是魏代所弃除的,衹是不知道将仲夏设桃卯的仪式改在…年的开始的原因。宋都省去了这些仪式,但各郡县却往往保留这些习俗。

前代聘享的礼仪,虽然多见于经传,但泞尾不全。《叔孙通传》记载他所制定的汉代元会仪式,纲一粗备,应用于现在.义显得不周备.魏国当初建立时,各种制度多有欠缺,所以黄初三年,才开始施行奉璧朝贺的礼仪。何承天说,魏国的元会礼仪没有保存下来的。考查何桢《许都赋》说:“元旦举行盛大飨会,在西南筑起培场。旗帜帷幕高扬华丽,飞檐广字弘大幽深。”王沈《正会赋》又说:“华丽的帷幄映衬着飞云,红色的帐幕张挂在前庭。在两阶间连接上黑色帷幕,象征着帝宫的峥嵘。在和门延请百官,不论尊卑都手捧圭璋。”由此可见大飨都在城外,不在宫内.臣考查魏司空王朗奏事说:“旧例,正月初一,朝贺。殿下设两百华灯,对称地放在两列台阶之间.端门设庭燎火炬,端门外设五尺、三尺灯。月照星明,虽然是夜晚却如同白昼.”如此看来,就不在城外了。何、王二赋所言元旦宴会,本不在洛阳。何说《许都赋》,当时在许昌。工赋又说“在束巡时接见四国诸侯”,也是写的注昼元旦宴会。

晋武帝时代,重新制定元旦朝会的仪式,现存《咸宁注》即是。傅玄《元会赋》说:“考查夏伐帝王的遣训,综述商、周二代的典制,采集羞、选时代的旧礼,以制定元旦朝会的仪式。”由此可见是杂采各代礼仪而成。《咸宁注》记载,在正月一日前,管理宫殿的人员在前一便在端置外设王公卿校的便座,大乐鼓吹官员又在前一日设四厢乐及牛马帷合于殿前。夜漏还剩十刻时,群臣齐集,庭燎点燃。奉上贺谒报,又奉上贺皇后的表章。返回时从云龙束中华门进入谒见,到达束阁下的便座。夜漏还剩仁刻时,有关官吏乘车及百官和受贽郎宫下至计吏,都进入,到达丹陛部站立。在陛下的侍卫者,仪式如同皇帝亲临前殿一样。夜漏还剩五刻时,谒者仆射、大鸿胪各亡奏说:“群臣已经就位坐定.”午夜,侍中奏:“外面准备完毕.”皇帝这才出来。钟鼓齐鸣,汀官都拜伏在地。太常引导皇帝登上御座。钟鼓停止。百官起来。大鸿胪跪着奏道:“请开始朝贺。”治礼郎大声唱赞:“皇帝延请藩王上殿一”大鸿胪跪着唱赞:“藩王臣某等奉白璧各一,再次拜贺。”太常报:“藩王都登上殿来,”谒者引导上殿,站在御座前.、皇帝起来,诸王再次下拜皇帝坐下,诸王又再次下拜。跪着将玉璧放置在御座前,又再次下拜,礼仪完毕,谒者引导下殿,回复到各人位次。治礼郎引导公、特进、包织南单于于、金紫将军等站在大鸿胪西面,中二厂石、二千斤、千石、六百石在大行令西面,都面向北拜伏在地.大鸿胪跪着唱赞道:”太尉、中干石等奉献璧皮帛羔雁雉等,再次拜贺。”太常唱赞道:“皇帝延请诸村卜殿。”治礼郎引导公以及金紫将军等上殿,站在御座前.皇帝起来,都再次下拜。皇帝坐下,诸臣又再次下拜:跪着将璧皮帛放置在御座前,又再次下拜。礼仪完翠,谒者引导下殿,回到各人位次王公放置玉璧成礼时,大行令都要唱赞,殿下中二千石以下部与此一样。礼仪完毕,将礼物授予受蛰郎,受贽郎则将璧帛交付给谒者,羔雁雉交付给太’自.。太乐令跪着请奏雅乐.依次演奏音乐.、乘黄令便推出车来。皇帝随之上车退入后殿,百官都坐下。上水六刻,诸蛮夷胡客依次进入,都:二拜完毕,坐下。皇帝进去三刻后,再次出来。钟鼓齐鸣。谒者仆射跪着奏道:“请群臣上殿。”褐者引导王公以及二千石等官员上殿.千石、六百石官员停留在本位、谒者引导王上来恭敬地酌满寿酒,跪着授予侍中。侍中跪着将寿酒放置在御座前。王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自己倒满酒,放在座位前。谒者跪着奏道:“藩王臣某等奉觞再拜,敬祝皇上千万岁.”侍中说:“觞已奉上。”百官伏在地上称呼万岁。四厢乐器齐鸣。百官再次下拜。饮酒完毕,又再次下拜。谒者引导诸王等回到本位。陛者传呼就席,群臣都跪着答应。侍中、中书令、尚书令各自到殿上敬一寿酒,登歌乐起,太官令又行御酒。御酒被抬上台阶,太官令跪着将酒授予侍郎,侍郎跪着送到御座前。然后给百官酌酒。太乐令跪着上奏:“演奏登歌,”连续三次。完毕,才来。太官令跪着请示御饭送到陛下,群臣都起立。太官令手捧羹汤跪着授予司徒;手捧饭食跪着授予大司农;尚食手捧案桌都授给侍郎,侍郎跪着送到御座前。群臣各就席位.太乐令跪着土奏:“请用餐.奏乐。”太官将百官饭案一一送到。吃完后,太乐令跪着上奏:“请求表演舞蹈。”舞蹈依次表演.鼓吹令又上前跪着奏道:“请求众伎依次进来。”于是召来诸郡计吏上前,在阶下授子敕戒。宴乐完串,谒者一人跪着奏道:“请停罢退席。”钟鼓齐鸣,群臣面向北二拜然后出来。东晋又随事设立席位,大致上也没有大的不同。南朝宋建立后,大多沿用旧的礼仪,所增减的部分叮想而知。

束晋礼仪记载,皇太子如果出席元会,位置处在三恪下、王公上。宋文帝元嘉十一年,升皇太子位在三恪一。

魏的制度,藩王不能前来朝觐。明帝时有朝觐的,部是由特别恩准来的,不能作为常例.,晋泰始年间,有关部门上奏:“凡是诸侯国,其王公以下来朝觐的,四方各为二番,三年为一轮,周而复始。如果临时有变故,就推迟到次年、来朝之后,过了三年才能再次来朝,不能从来朝这一年算起。朝觐礼仪执璧等如售朝礼仪一样。不是朝觐之年,就各自派遣卿奉礼物朝聘.”奏议得到认可。东晋王侯不住自己的封国,其中如果有接受地方官任职而居住在京城外的,就执行同方伯刺史一样的礼制,也没有朝聘的礼仪,这种礼仪便逐渐废止了。

元旦的大朝会,设置白虎樽在殿庭。樽盖上画有白虎,如果有人能进献忠直的言论,便给予此樽饮酒。考查《礼记》,知悼子逝世,没有卜葬,晋平公饮酒,师旷、李调侍候,鼓钟齐鸣。杜篑从外面进来,听到钟声后说:“在什么地方?”回答说:“在寝殿。”杜费进入寝殿,拾级而上,倒了一杯酒,说:“师旷,喝了这杯酒。、”又倒了一杯酒,说:“李调,喝了这杯酒。”接着又倒了一杯酒,在堂上向北面坐下自己喝了。然后走下台阶,快步走出寝殿。平公喊他回来说:“杜篑,刚才我以为你可能存心想要启发我,所以没跟你讲话。你要师旷喝酒,为什么?”回答说:“甲广、乙卯是君王忌讳的闩子,不敢奏乐.、现在知悼子还停柩在堂,这比甲子、乙卯那种忌讳的子还要严重。师旷是掌乐的太师,而不把这个道理告诉给您,所以我要罚他喝酒。”“那你要奎调喝酒,又是为什么?”回答说:“李调是您亲近的臣广,可是为了吃喝,就不管您的忌讳.所以我也要罚他喝酒。”“那你自己也喝一杯酒,是为什么?”回答说:“杜篑衹是个宰夫,职责在于摆开宰刀等,却胆敢越职谏诤,所以自己也该罚酒一杯。”平公说:“今天我也有过失,倒酒来罚我饮一‘杯。”杜篑洗净酒杯酌满举起来。平公对侍者说:“如果我死了以后。也一定不要废弃了追只酒杯.”至今,献酒完串,便要扬起酒杯表示敬洁,称为“杜举”白虎樽,大概是“杜举”的遗留方式.画:白虎,大约是后代加上:的,用意是想让进言者猛如虎,无所顾忌。

选伐将鱼担十月消灭秦的日子作为。年的开始,到了汉武帝虽然改用夏代历法,但十月初一仍然常常举行飨会,如元曰的仪式一样。魏、晋则在冬至日接受万国以及百官的朝贺,接着便举行小型朝会。其仪式次于元巨大会,晋代宫府有这方面的记载.塞丞切元年八月,诏令说:“庆冬使有时派遣有时停罢,事役应当减省,如今可以全部停止。惟有元曰.大庆,不能废止。郡县派遣冬使到各州及都督府的,也应当同时停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