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功勋卓著,却未受到封赏,回忆往事令人伤怀。我认为应该给他加赠正司,追封领地,赠予丰厚的礼物,使好人能永得好处,忠正之人不会在死后被人们所忘记。因此,我把所想献出,让朝中上下皆知。”于是皇上再赠侍中、司徒之衔,封为南昌县侯,食邑一千五百户。
高祖受禅称帝之后,回想起昔日助他的功臣,下诏书说:“已故侍中、司徒、南昌侯刘穆之,深谋远虑,为王业打下基础,功劳卓著,诚实勤劳,现在国运更新,国家安定发达,感事怀人,深感凄凉哀痛。可以加封他为南康郡公,食邑三千户。已故左将军、青州刺史王镇恶,在荆、郢大捷中,拼命尽力克敌,北伐功劳可比方叔。想起他的功绩,心中一直不能忘怀,可以加封为龙阳县侯,增加享用一千五百户。”加穆之谥号为“文宣公”宋太祖元嘉九年(432),穆之在高祖庙享受香火。元嘉二十五年四月,文帝车驾来到江宁,经过穆之墓时,发布诏书说:“故侍中、司徒、南康文宣公穆之,全心全意辅佐高祖,帮助建成我朝大业,谋划深远,功劳卓著,功劳直可铭刻鼎彝,记于典策,以教化后人。最近出游,特来观看他的坟墓。思想起来,真让人深深哀叹。可设置一个祭墓的地方,以表示我们对他永远的怀念。”
穆之有三个儿子,长子虑之继承了他的爵位,官至员外散骑常侍才去世,虑之的儿子刘邕继承爵位。从前郡县作为大臣的封地的,内史、相对受封者称臣,离任就不这么称呼了。到世祖孝建年间,才改革这一制度,改为下官向受封者致敬。河东王歆之曾做过南康郡的相,可一向轻视瞧不起刘邕。后来歆之与邕一起参加豫元会,坐在一起,刘邕生性酷好喝酒,他对歆之说:“你曾做过我的臣下,现在不能敬我一杯酒吗?”于是歆之学孙浩唱歌回答他:“昔日作你臣下,今日与你平等,既不敬你酒,也不为你祝福。”刘邕有一食疮痂的怪癖,认为这种味道可与鱼媲美。曾拜访孟灵休,灵休患有痔疮,疮痂落在床上,邕取来吃掉,灵休大惊失色,刘邕回答说:“癖性喜食,”灵休疮痂没落掉的,都揭下给刘邕吃。刘邕走后,灵休给何勖写信说:“刘邕吃了我身上的疮痂,使得全身流血。”南康国有吏二百多人,不管有罪没罪,常互相鞭打,使身上结疮痂,以供刘邕吃。刘邕死后,他的儿子刘肜继承爵位。宋世祖大明四年(460),因刘肜用刀砍杀妻子,剥夺了封地,让刘肜的弟弟得了领地。
穆之的第二个儿子刘式之,字延敬,精通《易经》而喜好贤士,历任相国中兵参军、太子中舍人、黄门侍郎、宁朔将军、宣城太守、淮南太守。在任之时贪污受贿严重,扬州刺史王弘派从事去查处,从事招来官吏百姓,想弄清这件事情。刘式之召见从事,对他说:“从我这里回去告诉王弘,刘式之对国家也有些功劳,就是偷数百万钱又算什么,更何况我还没有偷呢!你从官吏百姓及账目文书中得不到什么。”从事回去告诉了王弘,王弘说:“刘式之的辩白如此的粗莽!”也因此没有再查下去。刘式之此后又作了太子右率、左卫将军、吴郡太守。死后,追赠为征虏将军,因为出征关、洛有功劳,封为德阳县五等侯,谥号为“恭侯”式之的长子刘詔,在世祖初年,作了黄门侍郎。刘詔的弟弟刘衍,大明末年,作为黄门郎,出都做豫章内史。晋安王子勋自立伪朝廷,让刘衍做中护军,事败后被杀。
刘衍的弟弟刘王禹,字茂琳,年少有才气,被太祖知道了。始兴王浚为王南徐州,让刘王禹补做别驾从事史的官,被浚知遇。刘王禹生性争强好胜,不希望别人比自己强。当时浚征北府行参军吴郡的顾迈为人轻狂而有才能,与浚交往甚深,许多秘密事情都要顾迈参与讨论。刘王禹于是放下架子委屈求全巴结顾迈,表示对顾迈情深义重,除了家中妇女的事情外,其他的无话不谈。顾迈看到刘王禹对自己很是忠诚,于是对他万分信赖。浚所谈的一些机密事情,顾迈全都告诉了刘王禹。刘王禹与顾迈一起到了射堂之下,刘王禹忽然转头看望左右,索要单衣帽,顾迈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刘王禹说:“浚公像对待家中人一样待你,与你相处言谈没有隐瞒(连机密大事都告诉了你),可是你却把这些机密对外人泄密。我是浚公的下属,怎么能不把这些告诉浚公呢?”因而把顾迈所言都讲了出来,浚大怒,禀告太祖把顾迈调到了广州。顾迈在广州,正值萧简作乱,顾迈为他卖命,最后与萧简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