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杂志2006年第6期刊登刘俊一先生《酾酒、筛酒与斟酒》一文,文中用大量篇幅考证“筛酒即温酒”这一结论,节录如下:“古时候人们习惯于饮
酒,元明戏曲小说中有许多
的描述。元武汉臣《老生儿》杂剧中有一个人
,名叫刘引孙,很穷。清明节他去父母坟前祭扫,只讨化了一个馒
、半瓶酒作为祭品。行礼过后,想拿祭品果腹,可是他竟这样说:‘这酒冷,怎么吃?我去庄院人家
了这酒。’(该剧第三折)可见酒要吃
的,是当时十分重要而普遍的风俗。之后,刘先生引用20条明清文学作品中的证据以证明这一结论。如:《***》第四十六回:“慌的书童儿走上去回说:‘小的火盆上筛酒来,扒倒了锡瓶里酒了。’”《***》第七十五回:“良久,绣
取了酒来,打开筛
了,如意儿斟在酒钟内,递上。”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回:“像那张绳祖,听说他把老人家的印版,都叫那些赌博的土娼们,齐破的烧火筛了酒。”《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两个老婆
蹲在外面火盆上筛酒。”
《***词话·第一
这里说的更明白,筛酒跟酒可是两个动作,用了两个不一样的词汇。
明冯梦龙《三教偶拈·济颠罗汉净慈寺显圣记》:“时值残冬大雪,济公觉冷,来到香积厨下向火,
一双
。火工曰:‘你师父有许多衣
与你,倒令人抢去,如此大雪,一双
,好不冷也。’济公曰:‘冷冰冰受冻也无妨,只是多时不吃酒苦恼。’火工等见说得伤心,便
:‘济公,我们有瓶酒在此,请你吃,只怕长老知
。’济公曰:‘阿哥,难得你好心。我躲在灶下吃。’一个便遮了,一个筛酒。”
笔者在阅读《浒传》时曾经对“筛酒”一词百思不得其解。2004年年初,跟老婆回她广东老家,当地家家有自己酿造米酒的风俗──用一个大缸,里面放一多半已经上锅蒸过的米(稻米或糯米),将适量的酒曲均匀混合其中,在米的上表面中央挖一个凹陷,把缸密封。若
天之后,就会有米酒从挖好的凹陷中渗
。随喝随舀。这
米酒由于与醪糟混杂,舀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米粒和杂质,因此喝前一般需要用工
筛除。看到这
,我才恍然大悟。当然,这还只是一
直观的证据,是间接证据。
上引刘俊一先生《酾酒、筛酒与斟酒》一文,列举了《***》、《红楼梦》等资料以证明筛酒有温酒之意,但同是《***》,证明筛酒与温酒无关的证据也不少。姑节要列举如下──
“亲手执壶,筛酒给师徒五人吃。”此的“执壶”显然是“手持酒壶”的意思,而不是前文所引《***》中说的“执壶”那是个名词。可见,手持酒壶筛酒,就是斟酒(无论有无过滤的动作)。
抱生《甲申朝事小记》,记载崇祯‘禁御秘闻’,御膳用的即是‘甑底安箅’。‘铜布甑儿’是铜箅,还是又复以布箅?都是为了筛除酒渣。‘铜布甑儿’是当桌而筛,是即滤即饮的过滤
。”
但笔者对“筛酒”有“温酒”之意的观(仅涉及元、明、清,以笔者接
过的史料看,筛酒一词主要存在于元杂剧和明清小说之中,之前是否有此
义,不敢妄断)存在异议。
《海上列传·第五回·垫空当快手结新
包住宅调
瞒旧好:“张蕙贞
:‘再用两杯。”说了,取酒壶来给葛仲英筛酒。”同上书《第八回·蓄
心劫留红线盒逞利
谢却七香车:“金凤推
富坐下,
:‘请用酒。’即取酒壶,要给
富筛酒,再也筛不
来。揭盖看时,笑
:‘无拨哉。’乃喊小阿宝拿壶酒来。”
筛酒一词有“因酒中有杂质,需要用工筛
之”的
义已经比较明显,不赘述。
《补红楼梦·第三十六回·稻香村上已踏青游榆荫堂清明风筝会》:“巧:‘这么着就很好。’说着,两个媳妇把酒
了,自有跟的丫
们拿壶上来筛酒。”
《浒传·第二十四回·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闹茶肆》:“武大筛酒在各人面前。那妇人拿起酒来
:‘叔叔休怪,没甚
待,请酒一杯。’武松
:‘
谢嫂嫂,休这般说。’武大只顾上下筛酒
酒,那里来
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