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章句集注》文:“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斯为
,小大由之。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和者,从容不迫之意。盖礼之为
虽严,而皆
于自然之理,故其为用,必从容而不迫,乃为可贵。先王之
,此其所以为
,而小事大事无不由之也。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提
,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
和谐的办法去
,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有了礼,野蛮就被文明所替代,鲁便被礼貌所换位。在为人
事上,在修
涵养上,礼应是永恒的标准。
的“立法者”,当然也是德的规定者、德的评判标准。在此意义上,合礼便是有德,悖礼便是无德。赵衰说:礼乐是“德之则”(《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内史兴言礼是“所以观忠信仁义”(《国语·周语上》)者,用礼来观察、考量忠信仁义诸德,视礼为判断德的准则,即是如此。
我们从这篇记载中受到孔
确实是彬彬有礼、气质不凡、潇洒倜傥的仁人君
。通过二三例我们便可窥见一斑。“孔
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孔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言言如也。过位,
如也,足矍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
如战
,足宿宿宿如有循。享礼,有容
。私觌,愉愉如也。”“
不语,寝不言。”“乡人饮酒,杖者
,斯
矣。”“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开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厩焚。
退朝,曰:‘伤人乎?’不问
。”
孔从小跟母亲颜征在识字、习礼,五六岁时便组织儿童
作、演习周礼,15岁立志于学,年轻时就“博闻而知礼”,名噪鲁国,30岁而立,开始招收生徒传授礼乐文化,成为一代礼乐大师。孔
十分重视礼、推祟礼,所以有人说“礼”学是儒学之骨
。孔
认为,礼不仅对统治阶级治国有
大作用,而且对民众个
的生存也有
大作用。他认为“不知礼,无以立也”孔
教育儿
孔鲤“不学礼,无以立”还教育自己最得意的弟
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
本人对“礼”是
力行的。《论语·乡党》不惜纸墨着力刻划了孔
在
谈、坐卧、站立、行走、乘车、寝
、服饰、
使外国、接待贵宾、与友
往、馈赠礼品等方面遵循礼仪、执行礼仪所塑造的自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