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腰爬山,或者顺坡下山。维吾尔村与回族村之间有一大路相隔,各有一座清真
其中,日本早稻田大学长泽积俊撰文,以为《宋史》关于东西域的基本史料
证在其大著之中“时时成为重要的钥匙”
硇砂的研究之上的。松田氏有名著《古代天山的历史地理学研究》;他自称硇砂考
而且,学
采硇砂者著木底鞋取之;若为底者,即焦。下有
,生青泥,
外即变为砂石。”
天山山脉,侏罗纪地层中的煤炭普遍存在自燃现象。这在地下自燃的煤炭产生的
年前的记录相合不二。
活动,而中国科学院的火山专家告诉我,如果1000年内天山有火山活动,那孙悟空
坡上维吾尔、回族混居采煤的大村庄。煤窑沟坐落在倾斜的天山南坡上,门便要
对之钻研,论文遍见中、英、日文学报刊。
(东洋学术研究, 1975,14-5)一文中,不仅认为《使昌记》(原题《西州程
我曾发表论文《王延德行记与天山硇砂》(文史,20辑),整理了这个问题,
松田氏考定:硇砂仅仅产于兹(今库车)。然而,1946年中国地质学家关士
并且指松田、长泽之论不确;此事已无须再论。
就不是猴而是活人。
这里指到的怪产“硇砂”是历朝历代西域诸国向中原皇帝必
的贡
。治《西
气,在地表裂隙形成多
非金属矿产——硇砂即为其一。
在那次调查之前两年左右,我曾骑踏勘了此行路线以西的另一条
路——敦
寺,互不混扰,相敬相远。住民中,辈辈以挖谋求生者很多。
即王延德当年代表宋朝
使
昌的通
——沿途景
遗痕,一一与那位使节1000
北山中
硇砂。山中尝有烟气涌起。无云雾,至夕,光焰若炬火,照见禽鼠皆赤。
记》,昌,西州,均指今吐鲁番)即二十四史之《宋史·
昌传》史源属于错简
学术必须两脚沾上泥才可能可信。我在1980年骑
调查了天山东
的古代通
关键在于一西天路上的特产——硇砂。宋朝使臣王延德在笔记中写
:“北
游记》的人未能关心,而搞历史的人却盯住了它。
长泽和俊重修《宋史·昌传》之举,是建立在同一早稻田大学之松田寿男对
心在于地层。考古学和地质学的命脉都在于地层学。从甘肃到新疆,尤其在
此行路线,还有有关地理,我了一个示意图附上。
——这是一个必败的动作。我受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我凭直觉也明白:长
脱删的残本;而且而谋之,自己复原了一个“应当正确”的《宋史·
昌传》。
然而,偏偏是硇砂问题被他全搞错了。
《昌传》乃是断简错编,应予以校正。他在《王延德のく使
昌记つにつソこ》
史古。历代史书记事不断;学者们虽然并未用脚踩过那条古
上的泥,却是
心
题。
泽氏此举是一个中国的大学一年级学生也不会犯的错误。于是,我决定钻研这个问
话题稍稍偏离一下:
聪在吉木萨尔(北)
溪沟发现了硇砂。松田氏又考定:硇砂产生原因在于火山
沟,在19
世纪末诸大盗探险队的文件中,它被标为Multuk;终是煤窑沟,一个天山南麓斜
煌文书中称为“他地”的天山孔
。那是一条真正自古以来使用的古代天山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