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六章 老子和孔子
一
在河南安yang的殷墟遗址,我曾不断地向东了望,遥想着一条古dao上的大批行走者,由东朝西而来。
那是三千三百年前商王朝首都的一次大迁徙,由国王盘庚带领。
他们的chu发地,是今天山东曲阜,当时叫奄。他们的目的地,就是殷,今天的河南安yang。
这次大迁徙带来了商王朝的黄金时代,也极大地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早期生命力。我们从甲骨文、妇好墓、青铜qi中看到的那zhong伟大气韵,都是这次大迁徙的结果。
但是,当时商王朝中有很多贵族是不赞成迁都的,还唆使民众起来反对,年轻的盘庚遇到了极大阻力。
我们今天在艰shen的《尚书》里还能读到他为这件事发表的几次演讲。这些演讲不知后人是否加过工,但我想,大ti上还应该是这位真正的“民族领路人”的声音。
听起来,盘庚演讲时的神情是威严而动情的。
我且把《尚书·盘庚(中)》里所记载的他的一次演讲,简单摘译几句:
现在我打算领着你们迁徙,来安定bang国。你们不ti谅我的苦心,还想动摇我,真是自找麻烦。就像坐在船上却不愿渡河,只能坏事,一起沉没。你们这样不愿合作,只图安乐,不想灾难,怎么还有未来?怎么活得下去?
现在我命令你们同心合一,不要再用谣言糟践自己,也不让别人来玷污你们的shen心。我祈求上天保佑你们,而不会伤害你们。我,只会帮助你们。
盘庚在这次演讲最后所说的话,《尚书》记载的原文倒比较浅显——
往哉生生!今予将试以汝迁,永建乃家。
译成白话文大概是:
去吧,去好好地过日子吧!现在我就打算领着你们迁徙,到那里永久地建立你们的家园。
于是,迁都的队伍浩浩dangdangchu发了。
有很多单辕双lun的niu车,装货,也载人。
商族在建立商王朝之前,早就驯服了niu。被王国维先生考证为商族“先公”之一的王亥,就曾在今天商丘一带赶着niu车,到有易bu落进行贸易,或者直接以niu群作为贸易品。这便是中国最早对“商业”的印象。因此,商人驭niu,到盘庚大迁徙时早已驾轻就熟。
至于乘ma,早在王亥之前好几代的“相土”时期就已经学会了。但不太普遍,大多是贵族的专有。
迁徙队伍中,更多的是负重荷货的nu隶,簇拥在niu车、ma骑的四周,蹒跚而行。
向西,向西。摆脱九世衰luan的噩梦,ba离贵族私门的巢xue,走向太yang落山的地方。
西风渐jin,衣衫飘飘,远chu1,有一个新的起点。
半dao上,他们渡过了黄河。
我们现在已经不清楚他们当时是怎么渡过黄河的。用的是木筏,还是木板造的船?一共渡了多少时间?有多少人在渡河中伤亡?但是,作为母亲河,黄河知dao,正是这次可歌可泣的集ti渡河,从gen本上改变了这片大地的质量,惠及百世。
渡过黄河,再向西北行走,茫茫绿野洹水间,有一个在当时还非常安静但终究会压住整bu中国历史的地名——殷。
由于行走而变得干净利落的商王朝,理所当然地发达起来了。
二
两百多年后,商王朝又理所当然地衰落了,被周王朝所取代。
有一个叫微子的商王室成员,顺应了这次历史变革,没有与商王朝一起灭亡,他便是孔子的远祖。由此,孔子一再说自己“殷人也”
大概是到了孔子的前五代吧,孔氏家族又避祸到山东曲阜一带来了。
孔子chu生的时候,离盘庚迁殷的旧事,大概已有七八百年。这一个来回,绕得够久远,又够经典。
那个西迁的王朝和它后继的王朝一起,创造了灿烂的商周文明,孔子所在的鲁国地区也获得了shen厚的滋run。严格说来,当时鲁国已经成为礼乐气氛最nong1郁的文化中心,这也是孔子能在这里成为孔子的原因。
在文化的意义上,曲阜,这个chu发点又成了归结点。这一个来回,绕得也是够久远,又够经典。
孔子知dao,自己已成为周王朝礼乐制度的主要维护者,但周王朝的历史枢纽一直在自己家乡的西边,他从年轻时候开始就一再地shen情西望。三十四岁那年,他终于向西方chu发,到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的周天子所在地洛邑(今洛yang)去“问礼”
他已经度过了自己所划定的“而立”之年,确立了自己的人生观念和行为方向,也在社会上取得了不小的声誉,因此他的这次西行有一点派tou。鲁国的君主鲁昭公为他提供了车ma仆役,还有人陪同。于是,沿着滔滔黄河,一路向西。
从山东曲阜到河南洛yang,在今天的jiao通条件下也不算近,而在孔子的时代,实在是一条漫漫长路。
孔子一路上想得最多的,是洛yang城里的那位前辈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