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十一章 那一家
一
行路,走到一个高shuang之地,必然会驻足停步,shenshen地xi一口气,然后极目远望。这时候,只觉得天地特别开阔又特别亲近,自己也变得qi宇轩昂。
前面还有一个高shuang之地,远远看去云蒸霞蔚,很想快速抵达,但是,低tou一看,中间隔着一片丛林。丛林间一定有大量丘壑、沼泽、烟瘴、虎啸、狼嚎吧?让人心生畏怯。然而,对于勇敢的行路者来说,这反而是最想shen入的地方。不仅仅是为了穿越它而抵达另一个高shuang之地,它本shen就蕴藏着无限mei丽。
我很想借着这zhong旅行gan受,来说一说历史。
汉代和唐代显然都是历史的高shuang之地。我们有时喜huan把中华文明说成是“汉唐文明”实在是声势夺人。但是,不要忘了,在汉代和唐代这两个历史高shuang地之间,也夹着一个历史的丛林地带,那就是三国两晋南北朝。
在这个历史的丛林地带,没有天高地阔的一致,没有俯瞰一切的开朗,chu1chu1都是混luan和争逐,时时都是逃奔和死亡。每一个角落都是一重权谋,每一个shen影都是一串故事。然而,即便把这一切luan象加在一起,也并不令人沮丧。因为,luan象的feng隙间还有一些闪闪烁烁的图景。你看——
何chu1麻袍一闪,年长的华佗还在行医;夜间炉火点点,炼丹师葛洪分明已经成为一位杰chu的原始化学家;中原飘来啸yin,这是“竹林七贤”在清谈和饮酒;南方也笑声隐隐,那是王羲之和朋友们在聚会,转yan间《兰亭序》墨se淋漓;大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刚刚画完,数学家祖冲之已经造chu了指南车、编chu了《大明历》、算chu了圆周率,而地理学家郦dao元的《水经注》则正好写了一半…
正是这一切,让我们喜huan上了那个luan世。
文化在luan世中会产生一zhong特殊的魅力。它不再纯净,而总是以黑暗为背景,以邪恶为邻居,以不安为表情。大多正邪相生、黑白相间,甚至像波德莱尔所说的,是“恶之hua”
再也没有比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丛林地带,更能ti现这zhong文化魅力的了。
说到这里,我们的目光已经瞟向云霭底下那个被人褒贬不一的权势门ting。
一个父亲,两个儿子,丛林边的那一家。
曹家。
二
先说那个父亲,曹cao2。
一个丛林中的qiang人,一度几乎要统一天下秩序,重建山河规范。为此他不得不使尽心计、用尽手段,来争夺丛林中的其他权势领地。他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成功,终于战胜了所有对手,却没有能够战胜自己的寿数和天命,在取得最后成功前离开了人世。
如果他亲自取得了最后成功,开创了又一个比较长久的盛世,那么,以前的一切心计和手段都会被染上金se。但是,他没有这般幸运,他的儿子又没有这般能耐,因此只能永久地把自己的政治业绩沉埋在非议的泥沙之下。
人人都可以从不同的方面猜测他、议论他、丑化他。他的全bu行为和成就都受到了质疑。无可争议的只有一项:他的诗。
想起他的诗,我产生了一zhong怪异的设想:如果三国对垒不是从军事上着yan,而是从文化上着yan,互相之间将如何一分高下?
首先chu局的应该是东边的孙吴集团。骨干是一帮年轻军人,英姿bobo:周瑜全面指挥赤bi之战击败曹军时,只有三十岁;陆逊全面指挥夷陵之役击败蜀军时,也只有三十岁。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三国对垒,曹cao2张罗的是一zhong权术组合,刘备张罗的是一zhongxing情组合,孙权张罗的是一zhong意气组合。沿用这zhong说法,当时孙权手下的年轻军人们确实是意气风发。这样的年轻军人,天天追求着火烟烈焰中的潇洒形象,完全不屑于yin诗作文。这zhong心态也左右着上层社会的整ti气氛,因此,孙吴集团中没有chu现过值得我们今天一谈的文化现象。
顺便提一句,当时的东吴地区,农桑经济倒是不错,航海事业也比较发达。但是,经济与军事一样,都不能直接通达文化。
对于西边刘备领导的ba蜀集团,本来也不能在文化上抱太大的希望。谁知,诸葛亮的两篇军事文件改变了这个局面。一篇是军事形势的宏观分析,叫《隆中对》;一篇是chu征之前的政治嘱托,叫《chu师表》。
《隆中对》的文学价值,在于对luan世的清晰梳理。清晰未必有文学价值,但是,大混luan中的大清晰却会产生一zhong逻辑快gan。当这zhong逻辑快gan转换成水银泻地般的气势和节奏,文学价值也就chu现了。
相比之下,《chu师表》的文学价值要高得多。这zhong价值,首先来自于文章背后全bu人际关系的整ti背景。诸葛亮从二十六岁开始就全力辅佐刘备了,写《chu师表》的时候是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