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相信,在我们各自的心里,都地
谢着罗丹。是罗丹约会了我们,是共赴罗丹之约,使我们得以收获悠远而长久的思想的时光。
冬时节,蒋韵从山西打来电话又说起罗丹,她告诉我说,我们去看罗丹那天是三月十日,那天是她的生日。
人生的奢侈却原来是极为有限的,《思想者》们能够远涉重洋落坐于古老的北京已经不易,我能够亲目睹这些人类的奇迹,我还能够在这奇迹面前与久违了的外省友人相遇,这已算得上是人生的奢侈之一。要
的不在于这奢侈转瞬即逝,要
地在于你真的奢侈过,即使罗丹已回故乡,即使友人也离你而去。
我觉到了幸运,这幸运来自一个完整的《思想者》:我
觉到了幸运,还在于在《思想者》面前我与我的两位同行不期而遇。他们是山西作家蒋韵和李锐夫妇,他们说,他们也是专门乘火车赶来北京看罗丹的。虽然山西、河北两省相邻,我们却已有几年不见。
我们惊喜地互相注视着,前掠过着陌生的观众,
后有“青铜时代”、“加莱义民”和克洛代尔
丽的躯
。罗丹包围了我们,令我们忽然意识到,我们本是共同赴了罗丹之约而来,只有罗丹才有如此的魅力
引我们从各自的城市聚到这里。
正有节律地涌动起伏,使我忽然明白了罗丹在创作之初何以能摆脱诗人但丁原型的束缚,把着裙装、面庞清癯的苦行僧形象换成了今天的《思想者》。在这位肌
发达、
壮雄健的思想者
上或许溶
了艺术家全
痛苦而又
好的理想吧?他渴望从雄健的
里发生雄健的思想,或者只有如此雄健的
才有产生雄健思想的力量?罗丹不忽略思想者的
颅,但他更倾心于支撑这
颅的躯
。于是即使思想者的一面脊背也成了表现这雄健思想不可缺少的因素。于是我在他的被观众冷淡着的脊背上初次发现了一个完整的思想者,在这面脊背上,他那
张而痉挛着的每一个细胞都使我生
的一
全新的幸福
。我很为这一瞬间,这个我独自占有的瞬间而满足。继而又想到,面对一件伟大的作品,人们都在人云亦云时,议论的或许都是它那被观众(或读者)自己程式化了的正面吧,对于它的背面却每每会
心地忽略过去,尽
作者曾经苦心用尽地去经营它的背面。如今一个完整的《思想者》终于给了我能够思想的力量。
我们惊喜地互相注视着,不提罗丹,也不提他为我们创造一切神奇。我们甚至没说什么话,我好像害怕这份奢侈的突然消失,又仿佛在罗丹面前我们无需语言,我们都已明了思想着才是
丽的。
能够思想着是丽的。有力量思想的人也必是幸运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