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人生若只如初见(3/4)

萄架子,刚刚结出豆大的果子,一颗颗碧绿晶莹的,映着太阳光,仿佛笑意盈盈。穿过葡萄架,便见一座由青石和太湖石叠成的假山,山下碧水环绕,曲径回廊,水中荷叶田田,藕花初绽。水边山坡上两株夜合树花繁叶茂,掩着座六角攒尖顶的亭子,有爬山廊一直接过来。亭中坐着几个客人正在谈笑,见她来了,都遥遥站起,拱手笑道:“沈姑娘总算莲驾光临,这里久候了。”先来的清音阁姑娘,见她来了,也都迎过来。

沈宛拾级上来,垂头问了好,暗暗地用眼一溜,只见在座客人中有认得的,也有不认得的,却不见主人纳兰公子。正在纳罕,却听身后有人笑道:“原来沈姑娘已经来了,有失远迎。”

忙回身,只见纳兰带着琴童从那边来了。经年不见,他比从前消瘦许多,并没有穿官服,一件家常品蓝暗花缎子长袍,因为走得急,两只袖子鼓起来,像鹰的翅膀。

她一看见他,便觉得别的人和事就都不存在了,他一个人把天地园子塞得满满的。但纳兰公子却只是向她问候了一句,眼神便轻松地飘过她的头顶,对众人笑道:“家父刚才遣人来跟我说几句话,失礼各位了。”

众人都笑道:“你我至交,何必言此?老相辅身子可好?”寒暄数句,各自入座,难免重新介绍一番。

在座的除纳兰公子人与清音阁的姑娘外,顾贞观、朱彝尊、吴天章、姜宸英等都与沈宛相熟。只有一位叫作梁佩兰的不熟。他是位年近花甲的文士,来自广东番禺,四年前离京,刚刚回来,这次渌水亭之会,其中一个缘故就是为他接风。

沈宛定下神对他笑道:“梁先生虽是初见,却是久仰,‘岭南三大家’之名,小女子早有耳闻,今日幸会,足慰平生。”

梁佩兰听见自己的名声竟可达青楼之地,自是得意,不禁笑道:“在下也早闻沈姑娘芳名,说是色艺俱佳,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虽然已经入伏,但因亭子临水而建,四面通风,里面颇为清凉。沈宛宽了外面大衣裳,只穿着一件薄如蝉翼极宽大的香云纱舞衣,露出里面桃红抹胸,葱绿长裙,腰间系着彩绣宫绦,更衬得冰肌玉骨,云遮雾罩。三言两语中,已与几位生熟客人俱周旋一遭,眼见众人对自己都钦慕有加,却惟独纳兰公子虽笑着,眼里却满是哀伤沉郁,毫无惊艳赞叹之色。不禁心下又是关切,又是失望,又是赌气,将一柄徐惠雪香扇慢慢摇着,暗思想个什么法子引起他的注意,不然几年来朝思暮想,几日里权情策划,今天一大早的盛妆打扮,精心准备,岂不都要付注流水了么?

渌水亭外两株夜合欢开满了一树粉红的花,状如马缨,云蒸霞蔚,随着清风一阵阵地香气馥郁,几瓣落花飘飘摇摇地落在水面上,引得游鱼不住接喋。沈宛坐在长凳上,手肘支着栏杆,扭着身子向水上张望,心思明明暗暗,起起伏伏,早转了几十个念头。忽听顾贞观笑道:“沈姑娘喝了茶,润过喉,可以唱了么?”这正中沈宛下怀,她放下汝窑斗彩盖碗小茶盅,先缓缓施了一礼,说声“见笑”这才调弦拨柱,轻按檀板,款款唱了一曲纳兰容若的《狼淘沙》:

“闷自剔残灯,暗雨空庭。

潇潇已是不堪听。

那更西风偏着意,做尽秋声。”

琴声清扬,歌声婉约,一曲弹罢,举座称赞。惟有顾贞观讶道:“错了,明明是‘那更西风不解意,又做秋声’,你怎么唱成‘那更西风偏着意,做尽秋声’了?”

沈宛含笑不语,低着头拨弄丝弦。纳兰沉吟再三,豁然而起,向着沈宛拜了一拜,笑道:“姑娘真是在下的一字师,好一个‘偏着意’,好一个‘做尽秋声’,更比容若原词剀切痛快,真真错得有理!”

顾贞观大笑道:“不但是‘错得有理’,还是‘见得有缘’呢!”一句话,说得沈宛和纳兰都不好意思起来。沈宛低着头,调几下弦,又接着唱起一阙《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